昨(10)日,家住乐山城区下观音附近的黄女士打进本报收藏热线,说她手中还有一套第三套人民币和其他一些单张老币,但是由于自己并不是个真正的收藏爱好者,所以如果有钱币收藏人喜欢的话,她希望能够为这些“钱币”找到一个更合适的新主人。
听说钱币要回收 她专门留了一些。
昨日上午,记者在黄大姐家中和她见了面。“这套第三套人民币是我以前专门留下来的,主要是觉得好玩,想留个纪念,并没有想到现在会成为比较热门的收藏品。”黄大姐告诉记者,在第三套币退出流通的时候,银行都在说回收的事情,很多市民也都把钱拿去换成第四套币了,而她当时则专门留了一套没有拿去换。
不但如此,黄大姐还在那段时间捡到了一个便宜。一天早上,她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一位熟识的猪肉商贩向她抱怨道:“现在这些钱(指第三套币)不用了,银行说要回收,但我还是会经常收到,搞得常跑银行换钱很麻烦。”
“那我帮你换了吧,免得你跑路。”听到商贩的抱怨后,黄大姐决定将商贩手中那12张10元面值的人民币换下来。而令黄大姐意外的是,这12张10元面值的人民币居然是连号的,属于现在钱币特殊号码收藏的领域,价值比非连号的要高出很多,加之又是第三套人民币,真是无意中捡了个便宜。
不光如此 黄大姐还有张“叁角”的钱。
除了第三套币,黄大姐还拿出来一张“叁角”的钱币和另外一张一元的老币。
“这两张币都是1994年去湖南游玩时花钱买的,当时‘叁角’的花了150元,后面那张也花了100元,主要是稀奇,所以就买下来了。”黄大姐说,她认为那张一元的老币像是民国时期的钱币,但是“叁角”的她就不知道了。
记者在这两张钱币上看到,“叁角”币印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中间的图案是一座塔,图案两边分别写着竖排的“叁角”,不过上面并没有像民国钱币那样写着“中央银行”的字样,反而写着“新化县永生祥”的字样;而第二张一元老币则写着“民国二十五年”和“中央银行”等字样。
她希望能够给这些“钱币”找个新主人。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钱币收藏爱好者,现在还留有一些钱币主要是因为想留个纪念,或者像购买‘叁角’币那样纯粹属于好奇。”黄大姐说,在看到了本报的报道后,她产生一个希望能够给她手中这些“钱币”找个新主人的想法。
“如果有人愿意收藏这些钱币,我可以转让给他们,让他们去彰显这些钱币的价值,不然像我这样放着,除了偶尔拿出来翻一翻,看一看,就没有其他的价值了。”黄大姐说,另外她还有一套和澳门回归祖国有关的纪念币和几枚铜钱,也同样可以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