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铢钱钱文改革 其钱币相关历史争议
“三铢钱”是西汉武帝第一次直接以“铢”重入钱文的方孔圆钱的一次大变革,也是西汉钱币中存世较稀的一种,虽然只是昙花一现,却具有特定的时代意义。但由于史籍上对三铢钱始铸时间的表述相隔21年,导致近年来在钱币界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议。因三铢钱的始铸时间问题关系到西汉真正统一“五铢钱”之前的货币制度背景及其特点,笔者通过对所藏5枚三铢钱创见品以及出土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三铢钱的始铸时间应为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而非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武帝罢四铢半两,以“铢”重入钱文的三铢钱,这是方孔圆钱具有特定时代意义的一次大变革。
因史籍上对三铢钱的始铸时间自相矛盾,导致出现了两种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两种观点:一种以彭信威、蒋若是为代表的“建元元年说”,源于《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春,行三铢钱,”唐代诂学家颜师古《汉书注》:“新坏四铢钱造此钱,重如其文”;一种以王献唐为代表首次提出的“元狩四年始铸说”,出自《史记·平准书》及《汉书·食货志》。
然现泉友使用较多的华光普《中国古钱大集》(甲本)第175页“三铢”备注(1)中竭力对“元狩说”予以肯定:“而实际上应当是:汉武帝元狩四年销半两钱,更铸三铢。欲发行轻钱以弥补国用不足。……是此方符合中国货币演变历程和历代币制‘先重后轻’之一般规律”。笔者认为华先生所云,忽略了汉初特定历史政治经济背景下事物矛盾发展的特殊性。
钱币先重后轻之一般规律 三铢钱的改变
对于三铢钱始铸时间史籍自相矛盾的记载以及所谓“先重后轻之一般规律”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作具体研究分析判断。首先,需了解“《汉书·食货志》在《史记·平准书》的基础上作了相当大的增补和调整,《平准书》以汉代前期经济为叙述范围,但《食货志》只补充了秦以前和武帝以后的史实。”这就是说《汉书·食货志》是照搬了《史记》中对汉代前期经济的叙述,重点叙述的是武帝以后的史实,这就使得昙花一现的三铢钱始铸时间的准确考证形成了一个空挡。
但《汉书·武帝纪》却详细地说明是建元元年春二月“行三铢钱”,因而三铢钱元狩四年始铸的记载,是不可信的。其次,需综合分析西汉初年的货币制度。汉初经过楚汉战争,民生凋敝,铜源匮乏,生产力水平低下,在社会经济亟待恢复的同时,商品经济又在迅速发展,显然以少而重的秦钱是不能满足当时货币流通需要的。汉高祖刘邦便制定了“使民放铸”即官民都可以铸钱的货币政策,导致从汉高祖元年至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206年—前118年)的80余年间,币制极不稳定,多次变更。
而曾先后铸行的榆荚钱、五分钱、四铢半两等,虽仍以“半两”为名,但钱的名义含量与币材重量已经脱离实际,名不符实。很显然,以所谓“中国货币之演变历程和历代币制‘先重后轻’之一般规律”,来研判汉初的货币制度,是不合适宜的。再则,实物重量反映三铢与四铢半两钱没有“先重后轻”的关系。按现所见三铢钱径一般22—25mm,穿8mm,重1.8—2.2克,与颜师古注“重如其文”三铢重量相符;而以陕西西安窦太后陵陪葬坑、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墓1、墓2以及刘癖墓等出土的“两”字内写作“十”字的武帝特征“四铢半两”,钱径一般21—23mm,穿宽7—9mm,重约2克。二者对比只有钱名不同,重量基本相同。因此,华先生对王献唐《中国古代货币通史》中对三铢钱考证的评价“论据充分,佐料确凿,足令人信服”,是站不住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