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禁与铜禁

2012-11-09 作者:责编:arm 来源:人民币收藏网
实行钱禁、铜禁是以轻重理论为依据的。 垄断矿产资源的作法可能先秦时期即已存在,垄断货币制造至少可以追溯到汉武帝。前文已述,贾谊是钱禁与铜禁的积极提倡者...

    实行钱禁、铜禁是以轻重理论为依据的。

    垄断矿产资源的作法可能先秦时期即已存在,垄断货币制造至少可以追溯到汉武帝。前文已述,贾谊是钱禁与铜禁的积极提倡者。但到了唐朝初年,虽然仍是国家垄断铸钱,对钱禁却不很强调,对垄断币材——铜的生产销售,更无明确立法。到了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才正式颁布原铜由国家收购、禁止私卖铜和禁造铜器的法令。但这项法令开始并没有得到认真贯彻。数年后有位名叫刘秩的官员又重新提出这个问题。当时,宰相张九龄建议:允许民间按政府规定的形制自己铸造钱币。刘秩等人提出反对,刘秩除重复贾谊等前人已有看法外,着重强调了实行铜禁的重要性。他说,有人主张让百姓自己铸钱,主要原因是由于铜贵铸钱赔本,实际上,只要禁止制造和使用铜器,就会使铜价降低,官方就不会把铸钱看成是困难事了。他的说法很有鼓动性,虽未立即被采纳,此后铜禁的加强却以此为开端。张九龄建议允许民间铸钱,与当时“钱荒”已初露苗头有直接关系,而此后钱禁、铜禁的加强,也与“钱荒”关系密切。

    到了宋代,铜禁更加严格和细密。铜矿采炼所得原铜一律由国家统一收购,铜器一般由官作坊铸造出卖,而且只许铸造乐器、礼器、铜镜等器物,其他器物一律禁止铸造。宋神宗时期推行新法,曾对铜禁稍有放宽,即允许私人从官府购买原铜后铸造和贩卖某些铜器。但宋哲宗即位后就宣布停止实行,此后再也没有类似放松铜禁的举措。相反,北宋后期和南宋,举行过数次大规模查抄民间私有铜器的活动,查抄来的铜器都被用以熔化铸钱。

    本来,钱禁的含义就是指禁止私人铸钱,但唐朝中叶以后却增加了新内容。由于一方面“钱荒”严重,另一方面却存在销熔钱币制造铜器、严重的钱币外流和大量贮存钱币的情况,所以官方颁布了禁止销毁钱币、禁止钱币外流和限制贮存钱币的严厉法令。其中限制贮存钱币的法令最难实施,因为实行起来非到各家各户搜查不可,很不得人心。而且藏钱多的往往是权贵,一般官吏也不敢去查。所以限制藏钱的法令实行的时间较短。而禁止销毁钱币、禁止钱币外流却成为宋朝从始至终努力实行的政策,有关法令重申不下数十次。地方官的官衔都带上了“搜捉铜钱下海出界”等字,并以此作为官员考核的重要内容。

  • 123版币

  • 纸币乐园

  • 纸币冠/靓号

  • 金银纪念币

  • 硬币

  • 银元

  • 古钱币

  • 评级币/钞

  • 邮票

  • 联体/纪念钞

  • 流通纪念币

  • 清/民国纸钞

触屏版|电脑版

Copyright © 2018 FBLIFE.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分类

发布

消息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