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雏形——货币起源与发展

2012-06-15 作者:Airmb_cang 来源:爱藏网
货币从产生、发展至今几千年了,它是中外古老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世界文明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象征.纵观中外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就其主体而论,可以归纳为四个发...

  货币从产生、发展至今几千年了,它是中外古老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世界文明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象征.纵观中外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就其主体而论,可以归纳为四个发展阶段.即:物品货币、金属铸币、纸币和信用货币。这里的“货币”主要指物品货币、金属货币和纸币,其中侧重于对纸币的研究。

  物品货币及货币起源

    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在《伊利亚特》中对古代商品交换有这样的描述:“从兰诺斯岛来了一大批载着酒的船队……其他的希腊人急忙前去购买,有的用黄铜,有的用发光的铁,有的用兽皮、牲畜或奴隶”.我国的《易·系辞下》记载说,神农氏时:“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照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是物品货品时期的写照。这一阶段的主体货币是牛、羊、兽皮、谷、布、帛、珠、玉、贝等。

  在我国殷商以前的货币处于这一阶段,它的最高发展阶段是海贝,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

www.airmb.com

  我国古籍对物品货币时期的记载有以下几种:

    (l)传说伏羲氏收集天下的铜,并且分为金、刀、泉、布、帛五种货币等。这样的传说不符合历史事实,它与马克思之前一些资产阶级学者认为货币是“发明或协议”的产物一样,是唯心论在货币起源上的反映。

    (2)北宋李観认为,“昔在神农日中为市,致民聚货,以有易无,对轻重之术还无所主宰.故后世圣人造币以权之.”这里他把货币起源归功于圣人创造,圣人之所以创造货币,是因为物品交换中衡量商品价值出现困难.明朝的邱浚也认为货币是圣人创造的:“日中为市,使民交易以通有无。以物易物,物不皆有,故有钱币之造焉”。这里,他认为货币是因为在物品交换过程中出现了各人的需要不同。

  (3)据《管子·山权数》记载:汤七年旱,禹五年水,民之无榷(粥)卖子者。汤以庄山之金铸币,而赎民之无擅卖子者。禹以励山之金铸币,而赎民之无植卖子者.”这里,反映了汤、禹时水旱百姓卖儿卖女,汤、禹则铸币以代他们赎回儿女。这似乎表明了货币的产生是由于救灾救民而出现的。

    (4)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他认为,钱币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产生的,这既符合我国货币起源的历史事实,也与马克思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相吻合。

  古代欧洲,牲畜通常为交换的媒介物,拉丁语的钱(pecunia)、来自牲畜(pecus)。英语的牲畜(eattle)即指“动产”(ehattel),其意思包含了一切财产。在我国一切与钱币相关的用词大都含有象形文字“贝”.如货、购、财、贡、贫、贩、贷、赊、账等。而“贝”是我国最早的具有货币意义的“货币”。

  “贝”产于南海,夏商时期开始成为货币,并且是一种财富.相传封王囚西伯候姬昌,准备随时杀他,后来散宜生等人寻得美女、大贝献纣王,遂使姬昌获释。这种大贝带紫斑,能当货币使用,又称为紫贝.从商代的甲骨卜辞和青铜彝器铭文的记事上,都可以看到“贝”这个字。如“赐贝”、“赏贝”等.当时人们已把贝代表财富。贝的计算单位是“朋”,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也有人认为“二贝为一朋”、“五贝一系,二系一朋”、“一朋二十贝”、“五贝为朋”等说法。

  《诗经·小雅》中有“既见君子,锡我百朋”的记载,徐文长诗文“折简抬群彦,联床胜百朋”等,都是指“百朋”为贝的单位。后来,随着交换的发展,真贝不够了,出现了仿制贝,如石贝、陶贝、骨贝等。后来的铜贝成为金属铸币的雏型。物品货币也就向金属铸币开始过渡,这在近年的商代和周代墓葬出土中得到证明。如1971年山西保德县一个商代墓葬中出土铜贝109枚。周代墓葬品中常有大量天然贝出土.而且数目还不少,这就证明了周初,天然贝仍是主要货币,大概到周中期以后用铜仿贝就多于天然贝了。这种进步也是自然的。

  • 123版币

  • 纸币乐园

  • 纸币冠/靓号

  • 金银纪念币

  • 硬币

  • 银元

  • 古钱币

  • 评级币/钞

  • 邮票

  • 联体/纪念钞

  • 流通纪念币

  • 清/民国纸钞

触屏版|电脑版

Copyright © 2018 FBLIFE.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分类

发布

消息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