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收藏者多起来了。古陶瓷、古钱币、邮票、退出流通的人民币等等,在收藏者眼里都是宝。《投资周刊》经常刊登一些投资收藏方面的文章,引来不少读者的来电、来信咨询。为此,《投资周刊》从本周开始,专辟《芳姐鉴宝》栏目,让与收藏结缘几十年的本报记者朱桂芳,就读者的疑问及所收藏物品作点评,为初入收藏领域者提供参考意见。 上月的一个晚上,梅州一位读者致电记者称,他在搬家时发现了书柜里夹藏着数张第一套人民币。他说,《南方日报》似曾刊登“退出流通的第一套人民币价值逾百万”的文章,要我予以证实。 我回答那位读者,本报的确刊登过“第一套人民币市值逾百万”的文章。今年初,我国某收藏家在广州举行收藏品展览时本人就见过,其开价便是逾百万元。后来是否被人买走记者不得而知。但对于读者所说的书柜里夹藏的数张人民币是否为第一套,必须仔细鉴别。如果是第一套人民币,也有很多张,但整套保存完好与否,其价钱相差十万八千里。他听我解释后便表示,要带那套人民币来广州要我帮其鉴赏。不久,又有茂名一位读者来信,称其家中也保存有第一、第二、第三套人民币,问我是否可帮他联系买主。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和使用。但对于早期退出流通的人民币,尤其是第一套人民币,普通市民,甚至那些资历不深的钱币投资、收藏者,都难觅其“真容”。 据本人调查,目前我国尚存的第一套人民币不超过10套,广东或保留着两套,一套存放于东莞某博物馆,另一套为广州一位老收藏家所藏。物以稀为贵。第一套完整人民币属稀有珍品,市场估值已超过100万元。其中仅一张“10000元”面值(相当现在的10元钞)的“牧马图”报价就高达50万元。不过,有价无市,据收藏界人士透露,市场上几乎没有人肯把真品拿出来交易。 当然,来电的那位读者真的保存有第一套人民币其中的某几张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不完整的不能称“套”,更没有逾百万元的价值。即使第一套人民币整套保存完好,也要看各方面的综合因素。市场价值高低除了看当年的印刷质量、发行年代,还要看藏品的完整程度。品相好的藏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也越高,而且不断看涨。 九成至十成新的第一套人民币,于上世纪80年代,全套市价不到2000元。而在上世纪90年代,全套的价格已达4万元左右。转眼到了21世纪,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威望越来越高,第一套人民币藏品从2000年的几万元价格就飙升到了目前的100多万元。 据悉,今年初全国仅有一套转让成功,其成交价为120万元,创下天价纪录。短短20年间,价格已经涨了700倍。 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首批设计的7个券别票样是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审查批准的。由于受战争环境和解放初期经济困难等条件限制,第一套人民币采取多地区分散设计、制版、印制和分地区就近发行的办法,因此票面图案的主题思想既有反映工业生产的劳动场面,也有反映交通运输的场景、名胜古迹等;钞票种类多,面额种类差别大,最小的面额1元,最大面额达50000元。票面“中国人民银行”六字是当时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题写的。该套人民币共有12种面额、62种版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