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艺术市场的火爆,不断听到各地有私人投资兴建美术馆的消息。私人企业将一部分资金用于文化投资自然是好事,但也不能不令人喜忧参半,因为只要有一定的资金,建一个硬件设施并不难,难在美术馆建起来以后怎么运行,如何收藏,如何保持其应有的学术品格和非盈利性质。如果在这样冠冕堂皇的文化投资的背后是为更大的利益所驱动,那就不能不令人担忧了。下面这篇文章就是几年前写的一篇有关学术性收藏的尝试。 在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现状的讨论中,常常只把问题集中在当代艺术本身,从而忽略了对其发展机制的研究。中国当代艺术之所以举步维艰,不在于缺少优秀的当代艺术家,而在于缺少一种强有力的体制的支撑,也就是说,没有一种体制作为其发展的保证。官方不认可,美术馆不收藏,又没有非官方的博物馆、基金会作其 “经济后盾”,而艺术市场又处在初期的、无序的状态,均难以在真正的意义上有助于当代艺术的发展。 鉴于上述情况,从90年代初,中国的艺术批评家们就开始尝试为当代艺术寻找出路。1992年由批评家策划的“广州艺术双年展”,目的正是想把中国的前卫艺术推向市场,愿望虽然很好,但在后期被投资方左右了局面,使不少画家在经济上蒙受损失。“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投资方宣称要买下全部参展作品,大话不仅没有兑现,连参展的作品也不肯退,致使地处边远的参展画家苦不堪言。“美术批评家年度提名展”本是一个常规性的展览方案,但由于得不到稳定的资金来源,只办了两届,95年因找不到资金只搞了“提名活动”。为了使这一展览方案能够得以维系,我曾多方周旋,希望能说服一个有文化眼光的有钱人投资此项事业,终归都以失败告终,提名展也从此销声匿迹。 1996年,一个企业负责人向我征询开办画廊的事,我向他建议,办画廊现在不成熟,因为没有收藏群体。要投资艺术,不妨先从收藏开始,逐步积累作品,建立一个收藏家的形象,以后再做经营方面的事会水到渠成。他接受了我的建议,并以“艺术顾问”的名义为该公司起草了一分份艺术收藏计划。计划中明确规定了艺术收藏的目的、宗旨、方针,以及收藏范围、运作方式等项。其中,在“收藏目的”中明确规定两项:一是为提高公司作为一个现代化企业的文化形象,二是以收藏艺术品的方式为公司的长远发展积累财富。在“收藏宗旨”中明确规定是学术性收藏。而且收藏的最高目标是建立美术馆。画廊只是馆属的一个部门,可使一小部分不理想的藏品进入流通。在“收藏范围”一项中规定:一,只收藏当代艺术作品。二,在当代艺术中重点收藏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三,由于经济力量有限,收藏方针进一步确定为:小范围的(即当代艺术中的某一块)、专题性的、低价位的(目标不在价码已经抄高了的“名家”),并且有艺术史价值和升值可能性的。在“运作方式”一项中特别提到,为提高公司作为一个“收藏家”的信誉和学术形象,扩大文化影响,拟在收藏的基础上举办一个“收藏展”,尝试以学术活动引导收藏,吸引更多的企业家投资艺术,促成一个收藏群体的出现。 这一收藏方案很快被公司采纳,我立即提出第一批收藏名单和经费预算并着手实施方案。与此同时,又起草一份举办“收藏展”的方案。在前后一年多时间的收藏工作中,特别注意到以下几点: 1、充分尊重艺术家的劳动和艺术作品应有的价值。考虑到投资方在展览上的投入较多,因此要求艺术家在藏品价格上予以让利,但不对艺术家的作品“杀价”,首先承认要收藏的艺术品的应有价位,然后再要求艺术家让利50-70%。其次,为体现收藏的严肃性,收藏手续也做得特别正规。这看起来是一个操作技巧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尊重艺术家、尊重艺术劳动的观念问题,而这样一种观念对于收藏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充分考虑收藏家的利益,小心保护收藏家投资当代艺术的积极性。因为能够投资当代艺术的收藏家实在太少。收藏家大多把目光盯在能够保值的名家身上。正在成长中的青年艺术家虽然很有潜力,但终究是一个难以把握的未知数。所以这件工作不只是在为艺术家的作品找出路,更重要的是在鼓励和培育当代艺术的收藏家。帮助他们了解当代艺术潜在的升值空间。当代艺术的收藏家多了,当代艺术家才有可能能获得经济上的支持。 3、强调收藏的学术性。学术性收藏不仅是艺术家所期望的方式,也为收藏家所受益。以往的展览对投资方的回报方式是参展画家送一件作品给投资方,所送作品一般很难保证其学术质量。而采用收藏的方式则力求选择一流的艺术家和艺术家一流的作品。从而使收藏具有艺术史意义,同时也使藏品具有升值的可能性。许多想收藏艺术的人因没有艺术眼光而收藏了一些毫无价值的文化垃圾,有钱用不在地方,很是可惜。 4、有鉴于过去一些展览操作中艺术家的权益得不到应有保障,在本次展览的收藏工作中,特别注意到收藏费要绝对兑现,不留尾巴,不留后患。到闭幕前一天,收藏费全部到位,个别几位未确定藏品的也在一星期内补上。至使这次展览与收藏活动中没有在收藏方与艺术家之间出现纠纷和不愉快的事。#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