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2008年,改革开放走过30年。这30年,在一波又一波的改革浪潮中,中国美术经历时代洗礼,紧随时代步伐,描绘时代景象,不断向前发展。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我们特别邀请各个画种的权威专家,梳理30年来各个画种的发展脉络。本期推出的是《30年中国版画的格局及演化》,作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齐凤阁。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版画的重要发展阶段,中国版画发展史上第三个高峰在此时期形成。正是由于改革开放、观念更新,版画在语境变异和视觉革命中,开始了艺术文本和精神家园的重构,实现了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 目前中国版画格局可分为四种类型:学院版画、画院版画、业余群体版画与少儿版画。前两种属于专业的精英型版画,后两种则是业余的大众型版画。在30年的演化中版画格局重组,其中学院版画走向前沿,以学术性、探索性、艺术语言的纯粹性为特征,挑战传统审美模式,把中国版画推向了新阶段。 30年版画变革、演化的总体趋势是摆脱历史重负而走向本体的精纯,由单一、封闭、附属型,向多维、开放、自主型演变,由一般性政治宣传与浅层次反映生活走向精神深处,由艺术语言的粗糙陈旧蜕变为精到新颖。这30年可大体分为三个时期: 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版画史上的第三次高峰 中国版画史上的第一次高峰是上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为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其表征一是群体峰起、展览频繁,一是创作上在继承中超越。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拨乱反正的思想解放运动突破了人们的思想禁区,大量涌入的西方现代文艺思潮唤醒了画家们的主体意识,极大地激发了其创作热情。画家队伍可谓三世同堂,三四十年代起步的老画家不断推出新作;五六十年代起步的中年画家进入创作盛期,风格形成,个性显现;新时期成长起来的版坛新秀崭露头角,既体现出新学院训练的扎实功底,又蕴含着新观念、新知识结构,给版画带来生机。从版画的区域格局来看,打破了原来以北京为中心,四川、黑龙江、江苏三足鼎立的局面,浙江、云南、贵州、内蒙古、安徽、广东、江西等地的版画均呈上升的趋势,全国形成辐射、扩张的多角形。尤其各地版画群体的崛起,不仅壮大了版画的声势,而且使版画空前普及。据统计,截至1981年全国成立版画组织近40个,而至80年代中期已达百余(包括各省美协的版画艺委会),他们经常一起创作,集体办展览(仅1983年全国就举办各种版画展86个),以群体现象轰动画坛。这种群体现象虽因追风互仿有趋同弊端,而且后来因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而逐渐解体,但无论对当时版画的繁荣,还是对版画家的培养、成长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此一时期版画创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专业画家与院校教师的作品上。在题材方面,摆脱历史重负而走进现实风情,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转折,它标示着版画再次由附属状态转向自主。风情版画消解了五六十年代版画再现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虽然有些作品以表现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生活变化为主旨,但多是运用现代科技符号,描绘人的精神面貌。如北大荒、江苏、云南、内蒙古等以少数民族为表现对象的版画尤其如此。而一些院校教师的作品或表现平常人的沉重乃至欢愉,或在历史题材中寻求切入点,有的也钟情乡土,但后来则较早地走出风情,进入观念理性的表现。 版画在本体层面的超越表现为诸多方面。就图式结构而言虽是“文革”前的延续,但却是“文革”版画的逆反,摆脱“高、大、全”的模式,回归到传统轨迹上进行提升创造。新材料新工艺的发掘,使版种、版材空前拓展,打破以往木版为主,铜版、石版为辅的单一格局,丝网版画在80年代初起步并飞速发展,还有纸版、石膏版、塑料版、吹塑版、浇铸版等数十种,虽大多为试验探索而未成熟的版种,但有些已被推广采用,并产生一定影响。此时期版画印制考究、技艺提高、签字规范,不仅提高了版画质量,而且为版画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前提条件。#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