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国画)孔 紫
当今的中国画界无疑是充满激情和喧嚣的,但画家孔紫的艺术创作就像她本人的性格一样,看似平静如水,却诗情洋溢,蕴涵深远,有股涓涓、绵绵、孜孜、离离的感觉,笔柔而神韵健,线劲而意味长。这种沉静和稳健的创作心态,一直为画界所称道。
最初感知孔紫的闪光之处是在1991年的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第二届大展上,一幅人物画作品《青玉米》,以其在驾驭题材和中国画技艺方面所显示出的能量引起了我的注意。继那次大展以后,她又创作出为数众多的代表性作品,其中《苞谷熟了》、《高粱青青》等作品相继在一些重要的展事中获奖或被收藏,尤其她的大型作品《微风》、《青春华彩》、《儿子》、《三伏》等作品分别获得全国首届中国画大展银奖、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第十届全军美展金奖、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这不但表明了孔紫的人物画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艺术造诣进一步得到了社会和画界的首肯,也表明她在这一时期的创作思想具有了相对的成熟性和稳定性。
在孔紫的人物画创作中,表现军旅题材的创作占有更大的比重,这不仅因为她是由人民军队培养起来的当代画家,更重要的是军人的本色赋予她一种艺术创作的责任和使命,反映部队生活、表现军人的精神风貌、鼓舞军人斗志。孔紫在进行军旅创作的时候,极力避免公式化和概念化的积弊,从内心的真实情感出发,重视生活细节的真实和生活情趣的捕捉,并以激昂的热情和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加以细腻和恬淡的表达。她往往以普通人的善良之心,去展现普通人的真的情感和美的情操,用自己的目光和情感画画,不趋炎附势,不亦步亦趋,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来。
表现乡土以及普通人的乡土情感,是孔紫的另一重要创作取向。如《十月》、《秋风》、《红高粱》、《黄云彩》、《微风》等作品表现了她人物画创作的另一个侧面,即细腻率真的诗性表达。画家把乡土中的彝人作为一种美和品格来讴歌和咏叹。土地、劳作、繁衍、生存,作为朴素的彝人,尤其是朴素的女性彝人的生命乐章,被她以诗性的笔调表达得动人心魄。
值得一提的是,孔紫的人物画创作始终贯穿着很强的创新意识,这种创新意识并不表现在所谓的观念超前和怪异上,而是以一种朴素、执著的心态,脚踏实地、不声不响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在用色上,她多取石青、石绿等淡雅之色,略施朱砂、粉红、藤黄等艳色点缀,加之墨色的淡皴淡染,使画面产生出一种静谧的诗意和飘逸的情调。
趋于平面化和讲究构成是孔紫画作的构图特点。她很少采用中国画的传统构图,而是喜欢把所描绘的主题人物放置在一个特定的生活景致当中,如军营里、训练场中、玉米地、果林中,这样一来,画面的生活气息和乡土味就很容易突显出来,人物的表现和塑造也有了实在的生活依据。细心算来,画家孔紫的艺术创作历程已经走过了30多年,她的作品构成了一道艺术升华的曲线,同时也明晰地体现出画家那始终如一的诗性追求和精神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