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火爆是个好事,有买有卖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火爆的景象正是艺术品终端市场的繁荣体现。面对蓬勃的艺术品市场,人们趋之若鹜,纷纷举钱相向,认为自己定是那个被上帝垂青的幸运儿,能够从中淘出桶金来,孰成想事与愿违,想挣钱的却赔了个底掉儿。在我看来,完全是咎由自取,这怪不得别人,商场如战争,是个靠智慧和见识吃饭的地儿,心态很重要,怪不得金融危机,也无干于卖你赝品的人。
市场是个啥?是个资本自由调拨、流动的地儿,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资本的滚动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说白了就像一阵风,虽看不到,但却能被人感知到,当它吹来时会营造一种氛围,左右一种方向,逆风而上者会被吹翻,顺风而下者利益被瓜分,各种风向、风速相汇合就构成了今天市场的大气象。艺术品市场尤为特殊,不像其它商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分门别类,标注分明,艺术品种类繁多,古往今来,所有的事物几乎都能和艺术沾点关系,所有的东西几乎都可以用来被收藏,你很难去界定区分。艺术品这个市场无所谓真假,只是个体的价值会有不同,所谓“假作真是真亦假”,各有利弊,各取所需,捡漏儿的情况不可能时时都有,敢要得敢出得起价。
现如今鉴宝类的节目是越来越多,请几位专家,弄个主持人,便会有藏友络绎不绝前来,带来的宝贝也是五花八门,大到桌椅板凳,小到茶壶茶碗。看别人的戏,自己不出钱,又能长长见识,这样的节目深受观众喜爱。既能省去鉴定费图个安心,又能上电视混个脸熟,藏友们也乐此不疲。收视率有了,广告也就有了,大家心照不宣,各有所得。我个人觉得这应接不暇的各类鉴宝节目,其实是在做与宝无关的事,嘉宾如是火眼金睛早张罗着淘宝挣钱去了,哪有时间在那瞎耽误功夫,参与鉴定的藏友如真是宝贝又怎么会在那显摆。说白了,嘉宾要么多读了些书纸上谈兵罢了,要么是沽名钓誉糊口饭吃,而藏友则是涉市不深,单纯的可怜。想通过这类节目去学习收藏,断是行不通的。
前一段是红木家具暴涨,大家一哄而上,恨不能把树都砍了搬回家去,随着央视对红木家具造假的披露,价格随即一落千丈,有些人打掉牙往肚子里咽。炒完了红木又开始炒白酒,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一路飞涨,贵的让人咂舌,都已经成了只能看不能喝的供品。现在借着兔年的东风,兔票又开始疯长,有噱头,有推手,不涨才怪呢。到底谁才是这些暴涨风波的始作俑者,是市场还是另有其人?都想挣钱,挣钱的只是少数,如果你不是那个有足够实力和眼光的弄潮儿,那就只能是随波逐流的拾贝者。
收藏需要什么心态,2010的亿元时代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但都在为亿元天价惊叹不已的时候,一些专家开始摇旗呐喊:亿元算不得什么,十亿、百亿很快将到来。如果收藏只是为了挣钱,你就要有足够的胆量和能力,但那些经典名作已被炒的火热,你要敢买还要敢卖,无所谓艺术,只需要一个商业的头脑和资本的运作。如果只是出于爱好,倒没必要凑这个热闹,拍卖场上此起彼伏举牌只是一场资本的博弈,好而不贵,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大可以有更多选择。此外,无论投资还是收藏,把握时间点很关键,决定什么是出远比决定什么时候进更重要。艺术看价值,不光是市场价值,更是艺术价值,最后的赢家往往不是实力最强的,而是品位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