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而《周易》的基础则是阴阳思想。《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又“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凶吉,凶吉成大业。”阴阳符号几乎蕴含着全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精神基因。如果说“阴”与“阳”的视觉呈现是黑与白,那么“道”与“太极”的视觉呈现则是大无外而小无内的浑沌。清代承前启后、被吴冠中奉为中国“现代绘画之父”、“现代艺术之父”的文人画家石涛称绘画中浑沌不分的状态为氤氲。石涛《画语录》曰:“笔与墨会是为氤氲。氤氲不分,是为浑沌,辟浑沌者,舍一画而谁耶?”“黑白氤氲”的视觉图像传达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美学、艺术的核心价值。中国传统绘画更是如此,尤其是萌芽于唐宋、兴盛于元、变化于明清的中国传统水墨画。无论新文人画还是实验水墨,千变万化的当代绘画语言现象其实从未离开“黑白氤氲”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本质。
毋庸置疑,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转捩点。如果说唐、宋、元三代的水墨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载体,那么与之交相辉映的则是宋代以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为代表的官窑瓷系和以磁州窑为代表的民窑瓷系。与仅供宫廷玩赏的五大名窑截然不同,磁州窑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一个民间瓷窑体系。明代汤显祖曾在《邯郸记》中这样描写吕洞宾那只著名的瓷枕:“(懒画眉)这枕呵。不是藤穿刺绣锦编牙。好则是玉切香雕体势佳。呀。原来是磁州烧出的莹无瑕。却怎生两头漏出通明罅。”磁州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磁州窑始自宋,辽、金、元、明、清绵延不绝。宋代“磁”、“瓷”二字通用也反映了磁州窑的影响力。它以施用化妆土为基本特征,创造了丰富的装饰技法,既有各类色釉装饰、刻划花、剔花、白地黑花、白地釉下绘划花,又有红绿彩、低温铅釉三彩和印花白瓷、印花青瓷等三十多种,尤其是铁锈花技法突破了五大官窑单色釉的局限,具有传统水墨画的艺术效果并把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与陶瓷结合起来,创造了古典陶瓷美学的新境界,为以后青花和五彩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磁州窑铁锈花因其“黑白氤氲”的美学品格而深受中国画家的喜爱。
从林风眠到吴冠中的“林吴体系”及其艺术实践和理论是中国二十世纪以来现代美术发展的一条主线,其学术主张在于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的比较,或者说前者意境与后者形式的融合。林风眠的绘画直接受到磁州窑的影响。他以鹭鸶芦苇为主题的一系列作品中流畅、锋利、古拙、朴素的线条似乎就是铁锈花在笔墨之间的重生。1957年5月10日林风眠在李树生的的访问中谈到:“我非常喜欢中国民间艺术,我自己的画从宋元明清画上找的东西很少,从民间东西上找的很多。我碰上花纹就很注意。我画中的线,吸收了民间的东西,也吸收了定窑和磁州窑的瓷器上的线条,古朴,流利。……我重视颜色,也很喜欢用线,我画的《双鹭》不就是采用了瓷器上的线条吗?”吴冠中先生虽然未直接谈到磁州窑,但是我们从他著名的《双燕》系列中可以看到近通林风眠、远达磁州窑铁锈花的艺术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