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京腔、一身唐装,“标准”打扮的马未都,日前借某商业银行邀请之机亮相昆明。谈及故宫前些日子的盗窃案,他笑说那是“土贼拿洋货”;说到苏富比2011年春拍总成交额高达6.48亿港元,他直言中国人太爱面子,容易互相较劲;再提未来艺术品投资市场,他坦言制度还得再完善。
故宫盗窃案——纯属“土贼拿洋货”
“故宫向来戒备森严,或许就是20年来相安无事,反而放松了警惕。”马未都说,故宫神奇,国宝云集,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最为开眼的地方,可也有不开眼的贼盯住此块风水宝地,几百年来都是如此。
马未都说,以他的了解,故宫森严壁垒,层层安保措施,技防、人防、犬防三防合一。“但根据报道出来的情况看,那个贼的整个盗窃过程一点没有技术含量。”马未都说,一个通过凿破墙面入内盗窃的贼,一共盗走了七件西洋文物,可见他并不清楚所盗物品的真正价值:“贼可能看着这些东西金光闪闪地养眼能值几个钱。但他盗洋货的隔壁就是玉器馆,祖宗的东西不认识。正儿八经的‘土贼拿洋货’。”
天价拍卖品——中国人拍卖欠理性
自从2008年初,马未都开始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中教授收藏知识起,他的名声几乎家喻户晓,也几乎是在那一时期,艺术品收藏投资市场正在开始新一轮爆发性增长,到去年基本已是“亿元时代”。
根据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发布的《2009~2010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2009年中国艺术品拍卖业的年度成交额为212.5亿元,取代法国成为世界第三位;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创下了年成交额约为586亿元人民币的新纪录,仅秋拍的成交额就达380亿元人民币之多,较2009年的225亿元人民币的成交额超过了150%的增幅,远高于其他经济门类的增幅和涨势。
“2010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公布的数字还只是公开成交的,私下成交的不算。2009年的200亿元里也有水分,但挤出水分也是个膨胀的市场。这个膨胀的市场里面全是膨胀的人。”马未都直言。
他说,西方人在拍卖市场从不超出自己的预算,中国人超出预算的很多:“我有个朋友,他跟我打电话咨询要买一件东西,他在会场说能出到6000万元,结果最后出到了9000万元,他跟我说后面的都特别不理智,幸亏没落在我手里,落在我手里我会很难过。”可见,中国人的虚荣、好斗等现象直接体现了市场的不成熟。
艺术品收藏——需要正确的文化消费观
无论是怎样的原因促使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扶摇直上,但人们的目光还在聚焦2010年11月22日嘉德刚拍出的那张1.075亿元的《长征》,仅过去半个月,2010年12月12日徐悲鸿的巨幅水墨《巴人汲水图》在北京翰海拍出1.7亿元,迅速将前者超越。而据了解,1999年这幅画在拍卖市场的成交价仅为132万元,而2004年再次出现在拍卖会时价格已经到了1650万元。足见中国人对于艺术品投资的热情。
而同一件艺术品,反复出现在拍卖市场,恰恰也说明了其投资功能已经大过审美功能。“我们说的藏家得有一个定义,至少要在一段时间内,一般来说至少要有一代人,20年不卖。但现在的人很多挑的是投资物,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艺术品好多是有暴利的,比如几百万元的藏品买来很快卖几千万,大家觉得很省事儿。”他说,正常状态下,艺术品有个极大的好处是一般情况下不会跌破基础价。“特别是古代艺术品,它的数量会随着自然灭失、进入官方收藏机构等逐渐减少,而且每一个进入艺术品市场的人,都会对它形成压力,并导致价格上涨。”马未都说。
而正是这样的预期,使得收藏品市场大热的同时,各类鱼龙混杂的人也进入到其中。马未都说,今天的拍卖场上买错也没关系,只要是大的拍卖公司卖出来的,几次拍卖都是假的东西,但大家无所谓,击鼓传花:“甚至有些业务很差的人也公开在电视上冒充专家忽悠观众。而多数电视收藏节目里对藏品的定价都明显偏高,有的甚至会偏离本身价值一倍以上。”#p#分页标题#e#
对于这样的现象,马未都直言监管艺术品投资的国家级机构没有出现:“目前社会的配套体制还不成熟,老百姓对艺术品没有自己的判断力,缺乏一个有公信力的机构保障老百姓的权益。而老百姓投资文物古玩关键在于熟悉自己的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提高文化生活品质,建立一个正常的文化消费观,别老想着投资就不会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