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消失了的上海画廊:定位混乱,急功近利
上海,作为一个始终站在中国最前沿的城市,其经济发展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都说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然而上海的文化特色却并没有为它带来文化市场的繁荣,虽然文娱演出众多,但是作为更上层精神代表的当代艺术生态圈却有些疲软,尤为明显的反映出上海艺术圈的现状。
虽然据统计上海画廊有300多家,并且每年还在有一定数量的增加,整体数量不亚于北京,但是从画廊的总体质量上看,却参差不齐,真正能够被认可的画廊只有区区十多家。而在这仅有的十多家画廊中真正能称得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就更是屈指可数了。
并且近年来,上海的画廊业几经洗礼,如曾经红极一时的上海本土画廊艺博、东海堂、海上山及顶层画廊,现如今要么悄无声息,要么关门大吉。外来画廊的驻沪空间也存在短暂,如香港奥沙画廊进驻上海时,有节奏的办展、绘声绘色的讲座,曾经给上海的艺术生态带来些许振奋,可是,从多伦路到兴国路,在经营了不到四年后便关门撤离。老牌的北京现在和亦安画廊也自07,08年左右陆续离开M50艺术区,转回北京。类似的还有曾经在M50主营抽象艺术的韩国泉水边画廊,也只有短短三四年光景。前不久的8月里,昊美术馆创始人、万和酒店控股集团的董事长郑好也发布微博结束其他画廊的业务,这个成立于2008年的画廊,(并曾先后在北京798、上海M50、温州设立空间)也悄然离场。
“快钱至上”的社会环境中,认知错位
对于这些在上海消失的画廊们,我们认为在扼腕痛惜他们的同时,应该对他们的经验教训做一筛理,找出沙砾中那些闪光物为现如今的后继者们提供一点参考,提供一些方向。
首先,画廊的持续经营与画廊主对于艺术的认知有直接的关系。一个成功的画廊大多与其画廊主的操控有极大的关系,而一个好的画廊经营者往往需要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并能够凭借自己独到的专业“眼光”去挖掘发现有潜质的艺术家,进而代理合作;当然光独具慧眼是不够的,画廊经营者还需会运用各种渠道去培养及推广艺术家,并定期举办展览、组织活动以及媒体推广等,画廊对公众实施一定的教育功能、对收藏家进行必要的培养。长而久之,画廊能建立起自己公信力,手握话语权,甚至可以为促进艺术市场乃至艺术发展做出小小的贡献。
但是在这个“快钱至上”的社会环境中,部分画廊主由于对当代艺术的错位认知,觉得运营画廊是一个既附庸风雅,又赚钱得行当。殊不知,在某些层面画廊也是一个“无底洞”,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除了专业水准,尽心尽力,还需要有相当持续的经济实力有策略的运营。然而,有画廊开业初期雄心勃勃,大张旗鼓,但由于定位、资金、营销上所遭遇到的很多现实问题未能一一解决,结果往往是。
上海其它画廊开业之初,其他画廊的定位还是较为明确的,从画廊对于其北京空间和上海空间的展览设置上就可以明显看到经营者对于两个城市有着不一样的布局。2009年12月其在北京的第一个展览是由中国策展人朱其策的“其他的因素”,参展艺术家以中国艺术家为主。到了2010年初,上海空间开幕,开幕展是由美国策展人劳尔.扎穆迪奥策划的“变形记”,带来一众国外艺术家的作品。很明显,其他画廊对于北京展览的布局注重学术与实验类展览。而在上海,他们则更多的考虑其市场因素,意图为收藏多元化的上海市场铺路。然而,画廊这条路不是靠一年两年便可以走通的,其他画廊后期艺术家储备明显缺乏,2012年画廊做的张洹个展居然是画廊的收藏展,这种操作显然有扩大宣传影响的意图。另外,画廊整体运营体系受制于母体企业的控制,由于画廊背后的老板背景(既有私人美术馆又有酒店经营业务),因此画廊的运营仍然是经营者手中的一个棋子。创始人郑好在其微博中就申明结束画廊业务是为了将精力集中投身于昊.美术馆事业,并且其他画廊虽然没有了画廊实体但是其经营方向将会投入到艺术衍生品市场中去,果真艺术最后成为了“有钱人最后的一场游戏”。#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