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布币以平首为时代特征,而有别于春秋时的空首布。
平首尖足布
有大、小两种,大的多作耸肩平档尖足,重11.87-12.8克;小的多作平肩平档尖足,重4.1-5.5克。其共同特点是,布面首部都有两道竖纹,布身中间一道竖纹,背面钱身二道竖纹直通至足部,布面上铸有文字,大者几乎全为古邑名,如:甘丹、晋阳、大阴、邪山、兹氏、愉乡、虑反、邪、武平、武安、北兹、新城、藿人、西都、中阳、蔺、离石、平周、平州、寿阴、文阳、商城、分、半、等。小者除记地名外,有的兼记地名与币值,如:晋阳半、大阴半、兹氏半、蔺半、愉半等。实行二等制。铭文的位置一般在布面身部竖纹的两边,也有背面铸数目字的。
平首尖足布
平首方足布
也有大、小两种。大的在11-13克左右,小的一般为5.5-6.5克。铸造方足布的城邑最多,其流通区域亦最广。首呈长方形或楔形,根据其发展变化又可细分为平肩平档方足布、圆肩圆档方足布和平肩圆档方足布3种。
平首方足布
圆首圆足布
圆肩、圆档、圆足,铸行于战国晚期,主要流行在汾水流域。
圆首圆足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