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能否取代收藏中的鉴定意义和乐趣?近些日子,这样的一个话题在收藏论坛中热议起来,有位科技专家道:“收藏”文物鉴定将来慢慢就没有意义了,原因是电脑科技的发展。”原来国外有一种3D“打印”模式,这一种立体模拟技术,通过这种技术能够“克隆”出完全与原物一样的替代品,没有制造不出来的,只有想象不到的。
文物复制,并非稀罕事,早在之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出现在收藏领域。形状、文字,甚至化学成分,能够克隆一模一样。小到钱币,大到青铜鼎、书画,无所不能。正是这样的原因,有人认为文化的鉴定变得可有可无,失去了初衷和意义。
真的是这样吗?笔者先卖个关子。 当今这种3D“打印”技术笔者尚未接触,双胞胎般的赝品到底能否滴水不漏的与真品混淆我仍无法下结论,但是我坚定的一点是,古钱币的坚定必不可少。
以故宫古代书画为例,早些时期日本二玄社制作了故宫古代书画精品,画面精美绝伦,细枝末节以致动物毫发、人物眉须都清晰无比,而且纸质色彩,甚至绘画笔触都有显示,涂色的薄厚都可用手摸出凹凸感。但启功先生曾这样评价:“下真迹一等,也不为过可是仔细用眼、用心去静静感受,宋元真迹中那扑面而来的瑞霭之气、那薄雾般的湿润感和古色古香却是没有的,缺的这种东西就叫做神。”
#p#副标题#e#
又如青铜器、铜镜、古钱、印章。它们的形状,离奇古怪的造型,令人顿觉这些青铜器、古钱是有生命的,它们有着一种特殊的气味,闻久了、闻惯了,能闻出“香气”。这种香气来自于之作的原料。生坑是深层泥土与青铜锈的混合,有点甜味的芳香气味,极为纯净,这是一种天籁之气味。传世的青铜器包括钱币,有一种万人经手的熟悉气味,那就是所谓“人气”。那是青铜器长期与人的汗液、体液接触后,会产生的一种神奇的味道,这种味道是赝品或科技无法拥有的
无论是“神”,还是“香气”,这都是真真确确存在,相信资深藏家会有更多更深的体会。听起来似乎有点玄,实际上却是真实不虚的东西,这是一种觐察对象精气神的方法,也就是行家们所说的“眼学”,往往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这种方法难以量化,但却是千百年来行之有效的手段。对于造假,对于电脑刻绘到3D“打印”,其共同特点就是缺乏艺术创造的灵动性,也就是人们说的“精气神”。因此,对古代文物深入觐察,精通鉴定是任何手段无法取代的。当然,事情就会发展变化,如若以上二者能够并行不悖、相辅相成,那将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