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在长城硬币的文化底蕴

2012-11-17 作者:责编:林冬 来源:中国集币在线
钱币收藏(而不是炒作),说到底就是在收藏一段历史,收藏一种文化。 大家可能还记得: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画了一个圈。。这首歌词,充分...

    钱币收藏(而不是炒作),说到底就是在收藏一段历史,收藏一种文化。

    大家可能还记得:“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画了一个圈。”。这首歌词,充分反映了我国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采取了改革开放的强国战略,预示着中华巨龙将由此展开腾飞的翅膀,古老的中华民族,也将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圪立于世界的东方。长城币,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历史大背景下诞生的。

    197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指令沈阳造币厂设计试铸长城流通币。同年1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长城币投产发行。长城币含1元、5角、2角、1角共4种面额。1元的正面图案为国徽,国名及发行年号,背面为长城和面额;5角、2角、1角三枚角币的正面均为国徽与国名,背面均为面额,麦穗、齿轮发行年号。

长城币

    蕴含在长城币中的钱币文化是十分丰富的,笔者以为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1、 图案设计具有民族性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长城和国徽的有机结合,则从历史的角度向世人展现了一幅文明古国从古到今的英雄画卷。看着这图案,相信每一位外国人都会说:“这就是中国。每一位中国人都会自豪地说:这就是我的祖国”!

    2、流通职能具有过渡性

    长城币于1980年4月15日,由中国人民银行面向社会公开发行,到1986年以后就停止生产了,总共发行了7个年份。其中的1982、1984、1986年这三个年份以及1985年的2角未进入流通领域,只有少量的普制与精制套装币发行,主要用于对外交流,这可以由80年套装币的说明中得到印证。该套硬币于2000年7月1日退出流通,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套退出流通领域的硬币。但事实上从1992年6月1日开始发行1991年版的花卉币的时候开始,它就已经淡出了流通领域。作为一套流通硬币,其发行年份之少,流通数量之小,流通时间之短,在我国发行的四套硬币中是绝无仅有的。而且从现实生活方面考虑,由于它并未象其它品种那样广泛的在流通领域被应用,老百姓对它的记忆是很不深刻的,甚至有很多人根本就没有见到过。因此,它仅仅是个过渡性的产物,并未真正发挥流通品种的流通职能。 发行目的具有两重性。

    从当时的货币需求方面来说,这套硬币是针地流通领域1元券和角券的紧张而发行的。这可以从第四套人民币1元纸币由80版的双凹印到90版的单凹印再到96版的平版印刷的变迁过程得到印记。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继1979年新中国第一套套装硬币发行之后,在长城币发行的7个年份就有3个年份只发行套装而不参与流通。随后从1984年开始,我国便开始陆续发行流通纪念币。所有这些都说明,长城币还担当着货币领域改革开放的重任。它既为中国硬币进入国际钱币收藏市场做出了贡献,也为中国流通纪念币的成功发行铺平了道路。由此可见,这套硬币的发行绝不仅仅是为了流通。

  • 123版币

  • 纸币乐园

  • 纸币冠/靓号

  • 金银纪念币

  • 硬币

  • 银元

  • 古钱币

  • 评级币/钞

  • 邮票

  • 联体/纪念钞

  • 流通纪念币

  • 清/民国纸钞

触屏版|电脑版

Copyright © 2018 FBLIFE.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分类

发布

消息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