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末,我集全了由20枚制钱组成的一套“康熙通宝”,其中有两枚系福建省的福州和漳州所铸造,这是我收藏的古钱币之中,最为得意、珍爱的藏品。
所谓“制钱”,系古钱币的俗称﹐因呈圆形中间有方孔﹐而被历代文人戏称为“孔方兄”“孔方先生”;“往钱眼儿里钻”这句俗语盖出于此。
各个朝代的制钱,后人对其有不同的“称呼”﹐就我所拥有的而言,如“秦半两”(始于秦始皇统一货币)﹑“汉五铢”(汉朝)、“周布泉”(北周)﹑“唐开元”(即 “开元通宝”﹐唐朝所铸)等等。
清朝所铸的钱币﹐正面有标明年号的汉字,如“乾隆通宝”;背面还有表示造币局(工厂)所在地的满文。到了顺治年间﹐全国12个造币局所铸之钱﹐背面除了满文还有汉字,来表示造币局所在地。
至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又增设了8个造币局﹐虽说这20个钱局在全国分布并不均衡﹐有的省没有﹐而有的省(如山西)则设两处;但均沿袭在制钱背面标明满﹑汉两种文字的做法。后人将其称为“顺治背字”“康熙背字”。所谓背字,即背面有汉字。从雍正起,便取消了汉字﹐仅以满文表示;也就是说,清朝各个年号,仅有顺治、康熙采用蒙、汉两种文字。
制钱正面“康熙通宝”这四个字是康熙皇帝御笔,若干“复制品”由驿站传送到各地造币局;而背面表示造币局所在地的汉字,则由当地官员或名人题书;这从制钱正、背面的字体、字形、大小能够得到印证。
大约民国初年﹐有钱币收藏爱好者为方便记忆﹐将这20个表示造币局所在地的字,编成一首五言诗:
上世纪80年代末,我集全了由20枚制钱组成的一套“康熙通宝”,其中有两枚系福建省的福州和漳州所铸造,这是我收藏的古钱币之中,最为得意、珍爱的藏品。
所谓“制钱”,系古钱币的俗称﹐因呈圆形中间有方孔﹐而被历代文人戏称为“孔方兄”“孔方先生”;“往钱眼儿里钻”这句俗语盖出于此。
各个朝代的制钱,后人对其有不同的“称呼”﹐就我所拥有的而言,如“秦半两”(始于秦始皇统一货币)﹑“汉五铢”(汉朝)、“周布泉”(北周)﹑“唐开元”(即 “开元通宝”﹐唐朝所铸)等等。
清朝所铸的钱币﹐正面有标明年号的汉字,如“乾隆通宝”;背面还有表示造币局(工厂)所在地的满文。到了顺治年间﹐全国12个造币局所铸之钱﹐背面除了满文还有汉字,来表示造币局所在地。
至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又增设了8个造币局﹐虽说这20个钱局在全国分布并不均衡﹐有的省没有﹐而有的省(如山西)则设两处;但均沿袭在制钱背面标明满﹑汉两种文字的做法。后人将其称为“顺治背字”“康熙背字”。所谓背字,即背面有汉字。从雍正起,便取消了汉字﹐仅以满文表示;也就是说,清朝各个年号,仅有顺治、康熙采用蒙、汉两种文字。
制钱正面“康熙通宝”这四个字是康熙皇帝御笔,若干“复制品”由驿站传送到各地造币局;而背面表示造币局所在地的汉字,则由当地官员或名人题书;这从制钱正、背面的字体、字形、大小能够得到印证。
大约民国初年﹐有钱币收藏爱好者为方便记忆﹐将这20个表示造币局所在地的字,编成一首五言诗:
同福宁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临广浙﹐陕桂台云漳。
其中:“同”指山西大同﹐“福”为福建的福州﹐“宁”是宁夏银川﹐“东”指山东济南﹐“江”指江苏江宁(今南京)﹔“宣”为河北(时称“直隶省”)宣化(今属张家口市)﹐“原”为山西太原﹐“苏”为苏州﹐“蓟”是河北(直隶)蓟州﹐“昌”为江西南昌;“南”指湖南长沙﹐“河”指河南开封﹐“临”是山东临清﹐“广”为广州﹐“浙”指浙江杭州﹔“陕”指陕西西安﹐“桂”为广西桂林﹐“台”指台湾﹐“云”指云南昆明﹐“漳”即福建漳州。
当年我搜集这套币时,各个品类较为普通﹐只是“漳”“南”尤其“台”字难以搞到(与铸币数量及流通渠道之局限有关),也较为珍贵。
同福宁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临广浙﹐陕桂台云漳。
其中:“同”指山西大同﹐“福”为福建的福州﹐“宁”是宁夏银川﹐“东”指山东济南﹐“江”指江苏江宁(今南京)﹔“宣”为河北(时称“直隶省”)宣化(今属张家口市)﹐“原”为山西太原﹐“苏”为苏州﹐“蓟”是河北(直隶)蓟州﹐“昌”为江西南昌;“南”指湖南长沙﹐“河”指河南开封﹐“临”是山东临清﹐“广”为广州﹐“浙”指浙江杭州﹔“陕”指陕西西安﹐“桂”为广西桂林﹐“台”指台湾﹐“云”指云南昆明﹐“漳”即福建漳州。
当年我搜集这套币时,各个品类较为普通﹐只是“漳”“南”尤其“台”字难以搞到(与铸币数量及流通渠道之局限有关),也较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