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清光绪十六年(1890)起首铸广东七钱二分至宣统三年(1911年)所铸大清银币壹圆,短短20年间,从中央到地方,因为利益纠葛、两圆之争而带来的币制之乱,堪称之最。也就是在这期间,诞生了各具特色、币值不一的各类钱币,事实上这在全国范围的金融流通上,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新疆饷银“一两”表示了它的重量。戊戌变法之前,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就币制问题产生了分歧,慈熙太后主张以中国传统的两为货币单位,光绪皇帝主张和国际接轨,以七钱二分为标准,以圆为货币单位。近代银币,大多都是七钱二分,即一圆银币重量(比如袁大头,26.5克左右)。而饷银一两是足银一两(35.8克左右),比袁大头大一圈。
该币铸行仅一年,作为地区高面值银币铸量并不多,流通区域有限。1933年3月,国民政府正式实施“废两改元”政策,规定各地停止使用“壹两”的银币,以“壹圆”银币为主币并通行全国。新疆地处边陲,虽因历史人文因素和货币构成的特殊性没有立即废两改元,但在大量行用符合改制后的“壹圆"银币的同时逐步回收“壹两”银币,尤其是在1935年11月币制改革,废止银本位制,行用法币后,“两”制银币便彻底退出了流通领域。
据说在清代和民国收藏正在流通的银币的人非常少,政府部门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记载铸币史。民间钱谱编纂者在解放前的社会地位大都不高,受财力、地位和见识所限,根本没有机会全面接触种类繁多的银币,尤其是铸额很小、只有上流社会地位显赫的人才有能接触到的银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