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人们就有储蓄钱币的传统习俗,而自2008年以来,钱币藏品在各大交易会上更是风头鹊起。据了解,在纸币、金银纪念和古钱币等三大钱币收藏体系中,古钱币因其极具观赏性与历史价值而颇受赞誉,而古钱币中的银元更是一大热点,因银元本身材质珍贵,艺术价值高。同时,银元制作量比古钱和民国纸币少得多,加上清末、民国战乱连连等因素,一些较珍贵的银元品种存世量已然稀少,故更显其珍贵。
光绪,清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九位皇帝,年号光绪(公万1875-1908年)。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生于北京太平湖畔醇王藩邸槐荫斋,为清宣宗道光帝第七子醇亲王奕譞之第二子,母为孝钦显皇后之胞妹叶赫那拉氏。光绪皇帝即位后,先后铸行过“光绪通宝”、“光绪重宝”、“光绪元宝”。“光绪重宝”中所铸的当五、当十钱,形制较小平钱工整,面文为清秀楷书,直读,背穿左右为满文宝局名,上、下为汉文“当五”或“当十”二字。传世以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铸造的较为常见,旧谱所列的各省局铸造的18品,恐系补铸,今不多见。“光绪通宝”的钱文为楷书或楷兼隶、楷兼宋三体。背文满、回文记局、记年、记吉语,记批次等多种形式。长久以来,在古钱币收藏领域里,光绪通宝倍受重视,一些钱币专家学者曾多次称颂光绪通宝为“为至上至美的藏品”,然而由于光绪年为清末期距今太近,光绪通宝铸量较大存世很多,且其多为小型钱币,所以长期以来很难受到广大钱币爱好者普遍重视。
圆形方孔钱是我国封建社会中通行的钱币形式,到清朝的时候,由于受到西方现代科技的影响,光绪十五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从英国购买的机器制造我国历史上第一批机制币,不再为方孔圆钱形状了,此后相继在各省推广实行,遂步取代了“方孔圆钱”。而后,清政府铸造了我国第一批机制银币光绪元宝。“光绪元宝”是大清光绪年流通大面值货币之首。清末北洋机局更名北洋银元局,所铸银币改为“北洋造”,此时开始铸行较早脱离“两单位”的银币,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又开始铸造面值库平纪重的光绪元宝。在该类币背面左侧阿拉伯数字表示该币为光绪某年版。常见有二十五、二十六 、二十九 、三十三 、三十四等数种,流通全国。币值有七钱二分 、三钱六分 、一钱四分四厘 、七分二厘等四种。今天我们所赏析的这枚“光绪元宝”便为北洋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钱币正面中央珠圈内镌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珠圈外上端镌汉文“北洋造”,下端镌汉文币值“库平七钱二分”,左右两端各镌一个圆点。银币背面中央镌蟠龙图,身姿遒劲,威武大气。上环镌英文”光绪34年”,下镌英文“北洋”,左右两端稍下侧各镌一个圆点。钱币文体俊秀规整,纹饰细腻流畅,其正面体现了满汉文化的融合,钱背可见西方文化的介入,钱币虽小,也可管窥社会文化一斑。但因北洋造光绪元宝由于不便于流通使用,故铸额极其稀少,较为珍贵。
回顾过去几年各地拍场钱币交易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钱币市场依然对藏友们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仅去年一年的北京拍卖会上,清代钱币就成功拍出了559件,尤其是高价古钱币的成交记录,占到了30%以上,这些古钱币无论是用于个人收藏还是市场拍卖,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升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