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钱多见,但铜币就不一样了,偶得大清铜币一枚,户部,当制钱十文,甚喜,收藏是一种爱好,见证历史
故当代铜圆收藏爱好者每每以搜寻不同版式铜圆为最大乐事,如笔者之流,酷爱铜圆收藏,偶有新版式铜圆发现,则欣喜若狂。清代机制铜圆版式繁多,尤以户部丙午大清铜币为最。此铜元直径28.5mm 厚1.7mm 现重7.17g
“大清铜币户部当制钱十文”铸造始于1900年(清朝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铸造流通时间尽管只有十余年,但其鼎盛时期全国共有十七省二十局开铸造铜圆。如以细微区别划分,其版式在千种以上。因此当代铜圆收藏爱好者以收集到十大名誉钱币之“大清铜币”为最大乐事。
“大清铜币户部当制钱十文”,背面是一条栩栩如生的神龙。在中国,收藏家极其喜欢这枚钱币,因为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在民间传说,“大清铜币当制钱十文”背面的龙,能增加一个人的气运,使其时刻在龙气的保护下,趋吉避凶。所以这枚钱币一直深受收藏家的喜爱。
“大清铜币”是中国近代机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之一,这对大清铜币版面设计优雅,雕刻精良,而且存世量极为稀少,是
钱币收藏世界,知名度极大的一种,被誉为钱币精品,具有无法估量的学术与历史价值。清代末期开机铸造铜圆的十七省二十局,无一不铸造当十铜圆,而二文、五文、二十文铜圆则仅有部分省局铸造。清代机制铜圆的铸造由广东伊始,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圆。机制铜圆较之方孔铜钱铸造精良,市商乐用,流通顺畅。次年,清政府即谕令沿江沿海各省准许仿铸。尔后,全国各地纷纷开机铸造铜圆。
此户部大清铜币当制钱十文直径2.9cm,重约7g。钱币以精铜铸造,色泽金黄明亮,钱币正面中央直读大清铜币,正中一个“川”字。左右“丙午”“户部”字样,顶部满文,底部“当制钱十文”。背面顶部光绪年造,下缘铭刻英文,中央刻潘龙纹,龙纹祥云环绕,威猛非凡。钱币经岁月流逝,多次易手,表面有轻微磨损,因流通转手摩挲而发出自然光亮。
近几年“大清铜币”一度成为收藏界追捧的宠儿,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动辄数百万的天价。据了解,香饽饽的“大清铜币”收藏价值极高,但是“大清铜币”存世量极为稀少,一般古玩市场上的多为伪造品。如今“大清铜币”价格一路狂飙,导致伪造情况越演越烈。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