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通宝如何鉴别真伪 鉴别小常识
辽代钱币有其特殊的风格,钱文旋读,字含八分,笔意古拙,铜色较红。从辽代的天显到辽宋的天庆,近一二百年间,钱文、形制均一脉相承,这说明辽代铸钱有明显的传统性。辽代早期钱币如天显、应历、保宁、统和等存世极少,伪造者无从觅得蓝本,故伪钱亦少。有一种统和元宝伪品,与辽代风格相去甚远,亦易识别。
会同年号虽然经历了10年,可是后来的一千多年里,会同钱币实物却一直没有露面,直到1989年,收藏家冯毅才发现了第一枚会同钱币。1989年,冯毅在辽宁朝阳一个废品收购公司回收的废旧铜钱堆里拣选发现了这枚钱币,此钱重四克,生坑绿锈,经多位钱币专家鉴定为真品。
对此,著名钱币学家戴志强说:这是继天禄通宝之后又一重大发现,当补辽史之缺。随着我国大兴土木,民间探宝,鉴宝的开展,至今发现的会同通宝钱已有多种版别,钱币总数达二十几枚。会同通宝目前仅发现一种版别,余者皆为臆造品或赝品。
会同通宝折十型大钱的特征 钱币书写有什么特别之处
“会同通宝”折十型大钱,是钱外缘内郭宽窄适中,但钱面外缘宽窄不匀,钱背外缘左上窄右下宽,钱币边缘浑圆,穿孔呈倭角不方正。笔者理解,辽钱的这些特征并不是铸造缺陷,而是有意为之。比如对钱背外缘宽窄不一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用铸造移范来解释,因为铸造移范应该是外缘内郭一起位移。
更多接触辽钱实物之后,我们认识到辽代是有能力将钱币铸制得非常精整的。有许多钱币之所以铸制不求规整,其实是在刻意追求一种雄浑粗犷的风格。穿郭如此形状,再和钱文联系起来看,这种风格就更加明显了。该钱钱文亦为隶书手写体,旋读。书法不拘章法,张扬恣肆,率意为之。“会”字下面“日”部亦是一笔带过,“通”字“甬”部内部也交代不十分清楚,“宝”字虽然硕大,但宝盖下面也有意书写得含混不清。
尽管如此,四字钱文所传达的信息是清清楚楚的,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将其识读为“会同通宝”。这就是铸制这枚钱币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稚拙淳朴,尽现粗犷之美,不拘一格,彰显王霸之气,此辽钱也。“会同通宝”折十大钱,笔者所集有银质和铜鎏金质两枚同版同模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