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解“一流”,王莽钱制术语探究

2012-08-21 作者:Airmb_cang 来源:爱藏网
银液倾倒时系流动入范,犹如水流。古人定名,多以直观形象取之,故曰“一流”,犹今纸称“一张”,禾称“一束”或“一捆”之意。...

  王莽在七年间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他所铸货币有许多种类。他第三次改变币制时的货币制度称“宝货制”,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施行。他在“宝货制”中规定银货二种:一种称“朱提善银”(我国云南昭通县朱提山所产),以八两为“一流”,值钱一千五百八十枚;它银(其他地方所产品质较差的银)也是八两为“一流”,值钱一千。历代人民币收藏学者相沿而称,但只知“一流”为八两,而从无人再解“一流”系何义。经反复推考,笔者偶有所得,详解如下:“一流”犹今称“一锭”之意。因铸银时首先熔化为液体,其后倾倒入范。银液倾倒时系流动入范,犹如水流。古人定名,多以直观形象取之,故曰“一流”,犹今纸称“一张”,禾称“一束”或“一捆”之意。王莽时铸银,一流固定为八两,不论朱提银还是它银。“一流”,按今天的衡制该有多重呢?王莽时一斤重十六两、八两为半斤,亦即以八两银铸成“一锭”。王莽时一斤约合今256克,半斤约128克,约合我国明清时“四两”的重量。故王莽时“一流”银相当于明清时四两重的银锭

人民币收藏

  • 123版币

  • 纸币乐园

  • 纸币冠/靓号

  • 金银纪念币

  • 硬币

  • 银元

  • 古钱币

  • 评级币/钞

  • 邮票

  • 联体/纪念钞

  • 流通纪念币

  • 清/民国纸钞

触屏版|电脑版

Copyright © 2018 FBLIFE.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分类

发布

消息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