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货币,无奇不有,以前都介绍得很多了。但是到了南宋理宗淳祐年间(公元1241一1252年),发行的一种货币就更奇了,它是个长方形字牌,大小如同旧时人们存取自行车用的小竹牌。这种钱是用铜铸造的,两面都有字。上端有个小圆孔称为“穿”,是为便于携带而穿绳用的。两面共有10个字,“临安府行用准x佰文省”。“临安”是现在的浙江省杭州市,当时是南宋的国都,“临安府”指今天的浙江省的广大地区。钱上的文字注明了它只能在临安府地区行用。那么一枚小牌当多少钱行用呢?有当二百的、有当三百的、有当五百的,“当x佰文省”即是说在交易时仅用小牌支付而不用付现钱。目前,仅发现这三种面值的铜牌。那么有没有“准一佰文省”的铜牌呢?绝对没有的。经过研究得知,宋理宗在铸造此类铜牌之前已铸造了一种“当百”的大钱,钱名叫“淳祐通宝”。所以就没有必要再铸“准壹佰文”的铜牌了。人们称这种铜牌为“钱牌”或者“铜銙牌”。
这种铜牌由于当年铸量很少,流传至今更是凤毛麟角,人民币收藏市场极其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