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人民币收藏市场火热,很多人都越来越关注钱币背后的一些故事。相传五代后晋(公元936一946年)时,有个叫赵在礼的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作都虞候(地方上的中下级武官)抵抗辽兵时,没有立过一点战功。可是在压榨人民方面却很能干,他搜刮人民 巧立名目曰“拔钉钱”。他搜刮来的钱财达数百万,他治下的百姓缺吃少穿,穷困极了。他的官署设在商丘,商丘的百姓就更苦了,人民也恨透了这个赵在礼。因为他作战无功,敛财无度,后晋皇帝和赵在礼的上司都对他不满意,于是,就罢了他的官。百姓们听到赵在礼被罢官的消息,都高兴得奔走相告:“赵在礼被罢官了!赵在礼被罢官了!”“拔去眼中钉了!拔去眼中钉了!”老百姓把赵在礼比喻成眼中钉、肉中刺,可见赵在礼是多么不得人心。
官官相护。赵在礼聚敛了那么多钱财,于是,他便想通过行贿的方法恢复官职。他拿出不少的钱和礼物去上司那里行贿。没过多久,赵在礼又官复原职了,仍然是商丘地方的都虞候。他对商丘地方的百姓衔恨很深,决心利用权力整一整商丘人。他重新上任不久,就下令每口人交一千个钱,限期收缴。百姓问收的是什么钱?收钱人说:“你们不是说拔去眼中钉吗?这是为都虞候收拔钉钱。”本来就很穷困的老百姓,心中的滋味别提有多难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