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赏析】:
【故事出处】:
公元557年,西魏的一位大臣宇文觉篡夺了西魏政权,改国号为“周”,历史上称“北周”。北周初年仍然用魏钱。北周的第三代皇帝宇文邕于公元561年开始铸造新货币,货币名称叫“布泉”。“布”取流通遍布之意,“泉”取泉水涌流不竭之意,货币的流通正像遍布周流的泉水一样,一刻不停,无处不在。布泉发行后,过了13年,宇文邕又铸造了一种钱币,名叫“五行大布”。钱的大小和布泉差不多,法定一个“五行大布”值十枚“布泉”,通货膨胀了近10倍。“五行大布”的钱文很漂亮,后世称为“玉箸体”。人们虽然对通货膨胀很不满意,但这种新钱铸得又精致又美观,百姓还是接受了。
公元578年,老皇帝宇文邕病死了,新皇帝登极后于第二年铸造了一种更加精致美观的钱,名叫“永通万国”。钱的形制比“布泉”和“五行大布”都大了许多,与“布泉”、“五行大布”同时流通。一个“永通万国”值十个“五行大布”或一百个“布泉”。皇帝的本意是想让这种钱不但能永久流通,而且要在很多国家都流通。这喻示北周国家要万世长存,同时有统一各国的涵义。但是愿望和现实往往是不统一的。“永通万国”钱铸造后的第三年(公元581年),北周国家就被它的一个很有权势的大臣杨坚取代了。
(更多关于古币故事的文章请参考http://www.airmb.com/guquanyuan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