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币枚枚有故事——破除迷信毁佛铸钱

2012-07-25 作者:Airmb_cang 来源:爱藏网
【钱币赏析】: 【故事出处】:   佛教从东汉初(公元68年)传入我国后,迅速被中国社会接受了。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漫长历史岁月的传播,到了唐代已极为兴盛...

【钱币赏析】:

会昌开元 会昌开元

【故事出处】:

  佛教从东汉初(公元68年)传入我国后,迅速被中国社会接受了。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漫长历史岁月的传播,到了唐代已极为兴盛。那时,全国到处是寺庙,管理寺庙的和尚、尼姑数不清。人们以当和尚、尼姑为荣耀,连皇帝都要过几天寺庙生活,以表超凡脱俗从而得到佛祖的超度。那时,寺庙的规模都很大。不但规模大,而且里面的佛像也极多。高的有十数米,最小的有几厘米。佛像主要是用铜铸造的,全国的寺庙铸佛像用掉的铜数以十万吨计。此外,寺庙中用的法器、钟罄、瓶钵、生活用具也用掉大量的铜,国家的铜资源通过这种形式几乎全部放进寺庙,成为寺庙资产,脱离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等经济活动,而国家铸钱用的铜则极其缺乏。到了唐武宗李炎当皇帝的时候,无铜铸钱的现状再也维持不下去了,加之李炎从小就不信佛,一个“毁佛铸钱”的构想逐渐在他头脑中形成了,于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毅然下令:毁佛铸钱。结果把全国各省寺庙大部分关闭,总计有3万多。把庙内佛像、僧尼瓶钵、钟罄、用具统统砸碎,化铜铸钱。和尚、尼姑们遣归原籍,从事生产,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在全国引起很大震动,大部分信佛教的人都不满意。但社会上的财富增加了,货币流通畅快了,人民生产、生活安定了,渐渐得到全国大多数老百姓的拥护。毁佛铸钱之举,使李炎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位皇帝。他所铸造的钱币仍以“开元通宝”为名。为了保证钱币的质量,防止偷工减料,他又令各省所铸之钱要在钱背加铸本省钱监简称。当时全国共23个钱监,所铸钱均在背后加铸本省钱监的简称,惟有扬州例外,因为扬州节度使李绅在唐武宗下令之前即已铸了“开元通宝”,他在钱背上加铸“昌”字表示武宗年号(武宗的年号为“会昌”)。后来人们把唐武宗时期所铸开元钱统统称为“会昌开元”。

  (更多关于古币故事的文章请参考http://www.airmb.com/guquanyuandi

  • 123版币

  • 纸币乐园

  • 纸币冠/靓号

  • 金银纪念币

  • 硬币

  • 银元

  • 古钱币

  • 评级币/钞

  • 邮票

  • 联体/纪念钞

  • 流通纪念币

  • 清/民国纸钞

触屏版|电脑版

Copyright © 2018 FBLIFE.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分类

发布

消息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