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赏析】:
【故事出处】:
东晋时期,在我国黄河流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政权称“赵国”,历史上称“后赵”。公元319年,后赵开始铸造货币。他所铸造的钱币比汉朝的普通五铢钱略小,不过它不叫“五铢”,石勒给他自己所铸钱取了个既好听又吉利的名字——“丰货”。“丰”是丰收的“丰”,“货”自然是货币的“货”了。千百年来,人们都认为这种钱是令人发迹富贵之钱,所以也有人径称这种钱为“富钱”。讹传:家中藏几枚“富钱”,家境就会越来越富,此俗在唐代已很盛行。唐朝杜佑所著《通典》里就曾记载过唐人的这种风俗。他写道:“丰货,径一寸,重四铢,代人谓之‘富钱’,藏之令人丰富也。”清代的一些钱币收藏家就听信这种讹言。有时为了购买一枚“丰货”钱,要花掉几十两银子。其实这绝对是唯心的,劳动才是致富的渠道。钱名取得再好听再吉利,如果不劳动,好逸恶劳、好吃懒做,那无论如何也是富不了的。
丰货钱,当时铸造的就不多,历经1600余年,今天所能见到的就更少了。
(更多关于古币故事的文章请参考http://www.airmb.com/guquanyuan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