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赏析】:
【故事出处】:
民国泉家罗大伯昭在《泉币》第十九期“出品门”撰文:《异书篆文唐国》,其中有“钱子唐国,仅见真书,当属后出”一语。数十年来,关于“钱子唐国”一名究作何解,未见有涉及者。近日闲暇,偶读《泉》刊,反复琢磨,悟出原委,公诸于下:原来“钱子唐国”系“铁子唐国”之误。伯昭蜀人,蜀人言语多“子”化音,犹京人之“儿”化音也。故称“铁”为“铁子”,犹“金子”、“银子”、“辣子”、“啥子”是也。故罗氏称铁质钱币“唐国通宝”为“铁子唐国”。又因“铁”字异体为“銕”,行书中极易与“錢”字相混。而排字工人又误将“銕”字认作“錢”字。因此,文章中出现“錢子唐國”云云,使后世数十年中不得其解。
同刊二十九期“出品门”《金太平》一文,又是大伯昭出品,言金“太平通宝”“衡之得四分,轮郭如钱子乾道,识曰‘太平’,用颂盛世,当出孝陵,非年号也。”此处所说“钱子乾道”亦即“铁子乾道”之误。亦手民剜字,误将异书“銕”字认作“錢”字之故。又加蜀人的“子”化音,于是成“錢子乾道”一名。且“唐国”、“乾道”两种钱均有铁质小平钱,如刊中所类比者。望自今始,“钱子唐国”、“钱子乾道”得改为“铁子唐国”、“铁子乾道”是幸。
(更多关于古币故事的文章请参考http://www.airmb.com/guquanyuan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