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泉知识扫盲——清十帝钱

2012-05-26 作者:Airmb_cang 来源:爱藏网
清朝人关后第一代皇帝福临,建元顺治(1644一1661),铸顺治通宝。小平钱有五式:(l)素背,间有星日,有尔宝、击宝之别。   (2)背汉文纪局,或列穿上或列穿右,俗...

  清朝人关后第一代皇帝福临,建元顺治(1644一1661),铸顺治通宝。小平钱有五式:(l)素背,间有星日,有尔宝、击宝之别。

  (2)背汉文纪局,或列穿上或列穿右,俗称单汉字,有户、工、河、临、宣、原、蓟、浙、东、阳、荆、同、云、昌、宁、福、襄、延等18局,其中延字最罕。

  (3)背穿右汉文局名,左加铸一厘二字,俗称一厘钱,厘指银一厘。有户、工、江、浙、福、东、临、河、宣、原、昌、陕、宁、云、蓟、阳、同,以同一厘最少。

  (4)背穿左右列满文局名,宝泉(户部宝泉局)、宝源(工部宝源局)2局,铸量最多。(5)背穿左满文局名,穿右汉文局名,有江、浙、临、原、河、东、宜、蓟、昌、陕、宁、同计12局。另有纪值的背穿右一和二字,二字少见,背上十右一两,形制仿照明天启,罕见。

  圣祖玄烨改元康熙(1662一1722),在位61年,所铸康熙通宝特多,但版式只有两种:

  (l)按顺治四式满文宝泉、宝源二局;(2)按顺治五式背穿左满文,穿右汉文纪局。前人将其编排成诗曰:同福宁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临广浙,台桂陕云漳。另一局幸字因极罕,一般将前20枚集齐便称一套。俗称康熙套子钱。其中大样的广、台颇少。一种背福穿上添铸地支的,用以纪年,福建局铸,极罕。

  一种盛名的罗汉钱,钱型略小,面康熙通宝,背满文宝泉,所不同的是熙字左侧少一竖。传说是为康熙帝六十寿辰所铸。

  世宗胤禛改元雍正(1723一1735),铸雍正通宝,铸量较少,只有背满文纪局一种,有宝泉、宝源、宝浙、宝苏、宝河、宝昌、宝济、宝巩、宝云、宝黔、宝晋、宝武、宝安、宝川、宝南等15局。其中川、南少见。宝黔有折二型,罕见。

  高宗弘历改元乾隆(1736一1795),铸乾隆通宝,乾隆在位60年,故铸觉极多,但铸钱质量低下,钱型也明显轻小。继承了雍正通宝的形制,背文采用“宝泉、宝源、宝直、宝陕、宝福、宝浙、宝苏、宝武、宝昌、宝桂、宝广、宝云、宝南、宝川、宝晋、宝济、宝黔、宝台”钱局名,并开始在新疆设局铸钱,有宝伊、乌什、叶尔羌、阿克苏、喀什、库车等局,总计24局。因新疆采用红铜铸钱,俗称新疆红钱。新疆地处边远,经济落后,通货不足,因而铸钱偏小且质量差,形似小平钱,但均当折十钱用。新疆红钱铸工不精,钱文常见有隐起文,版别繁杂。以前发现不多,但是,由于近年来交通便利,钱市兴旺,新疆红钱逐渐流人中原。

  仁宗颙琰改元嘉庆(1796一1820),铸嘉庆通宝,计有满文纪局19局—宝泉、宝源、宝昌、宝南、宝浙、宝苏、宝武、宝川、宝广、宝桂、宝晋、宝福、宝东、宝陕、宝云、宝黔、宝直、宝伊、阿克苏。有一种折十大钱,宝源局铸,甚稀。

  宣宗旻宁改元道光(1821一1850)时,此时大清盛世已过,朝政日下,铸币开始趋于拙劣,且常在背面装饰纹式。用满文纪局,新增库什与宝新两局,其余和前朝相同。

道光通宝

  文宗奕詝改元咸丰(1851一1861),铸咸丰钱。适逢太平天国起义,不久又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外患内忧,朝廷财政人不敷出,只能依赖于发行纸币和铸行大钱来弥补财政不足。马定祥《咸丰泉汇》收录各类咸丰钱达3698种。可见,咸丰钱之繁杂。咸丰钱有以下特点:

  (l)中央与地方各局大址鼓铸大钱,种类繁多,版别复杂,大小错出,轻重倒置。

  (2)小钱窳薄,大钱泛滥,当四至当五十称重宝,当八十至当千称元宝。出现了当四、当八、当八十的钱,破了国人逢五进十的计数习惯。

  (3)铜源不足,自清以来首开铅铁钱的铸行。

  (4)一改钱文单一的部颁体,特别是地方局,楷书钱文秀美华丽,各有千秋,给人面目一新之感。

  (5)从中央到地方多有试样钱,形制新奇,稀罕之品层出不穷。

  穆宗载淳改元同治(1862一1874),铸同治通宝、重宝。

  咸丰十一年七月(1861年8月),载淳继位,年仅6岁,按咸丰帝旨,由肃顺等八大臣辅佐,定明年改元棋祥,载淳生母慈禧太后于九月发动宫廷政变,革杀肃顺等辅臣,改祺祥为同治,垂帘听政。祺祥钱因此遭扼杀。传世有宝泉、宝源局的祺祥通宝与当十重宝,均稀见。地方局铸的棋祥通宝是未发行的试样钱,罕见。

  同治钱铸量锐减,除宝泉、宝源、宝浙、宝苏、宝桂、宝川、宝昌、宝巩、宝云等局外,其他局皆少见。新疆仍铸当十红钱。当四的宝伊局比其他当十的大得多,少见。当十行用钱有宝泉、宝源、宝巩、宝云。其中宝云最常见,小平背多饰纹,铸工粗率。

  德宗载湉改元光绪(1875一1908),铸光绪通宝、重宝。小平有宝泉、源、黔、直、川、昌、东、云、浙、苏、蓟、河、陕、南、晋、武、津、沽、桂、漳及阿克苏、库什、喀什、宝新小平当十红钱。

  在清末机制的银元铜元的影响下,一些造币厂也用机器制造方孔圆钱,现发现有广、漳、津、武、浙、苏、福等厂。2003年北京华辰拍卖了一枚同治九年(1870)的宝浙局同治通宝机制样币,以8万元成交。该钱是1870年法国巴黎造币厂为浙江试铸,是至今发现最早的机制方孔圆钱。虽然光绪年间国力衰败,但钱的种类、钱文书写和铸造工艺却胜过康乾盛世。如宝福局,楷书钱文可与瘦金媲美;又如篆书光绪通宝小平,篆法精妙,背横列日月纹,铸工精湛,存世极稀。宝泉、宝源局还出现了以千字文为序的背文,如宙、宇、日、列、往、来等。

  溥仪改元宣统(1909一1911),铸有宣统通宝。当时的通货是银元为主币,机制铜元为辅币,方孔圆钱已经是象征性的钱币。大部分钱局停铸方孔钱,只有宝泉局、宝云局和新疆有少量铸造。机制的由宝广、宝福两局铸造。

  我国最后的方孔钱是云南铸的民国通宝当十,小型的背东川二字。此外,民国初年铸造的福建通宝圆孔钱,是方孔的变异品种,背左右双旗上下一文或二文两种。至此,历尽世间沧桑的方孔圆钱终于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流通领域。

  • 123版币

  • 纸币乐园

  • 纸币冠/靓号

  • 金银纪念币

  • 硬币

  • 银元

  • 古钱币

  • 评级币/钞

  • 邮票

  • 联体/纪念钞

  • 流通纪念币

  • 清/民国纸钞

触屏版|电脑版

Copyright © 2018 FBLIFE.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分类

发布

消息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