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洪武’钱”(见图),背面放牛娃头戴斗笠,骑在牛背上吹笛子,牛悠然地拖着尾巴,栩栩如生,非常有趣;而正面铸字为“洪武通宝”。此类古钱,均不计重、计值,也不记铸地,属于花钱。当年铸这种钱的人,被认为揭了朱洪武当过放牛娃和行脚僧的老底,犯了上,因龙颜大怒而被杀,实是钱币史上少有的一件惨案。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祖籍句容,后举家迁到安徽凤阳,家境贫困的他17岁时入皇觉寺为僧;传说,儿时曾在六合金牛湖舅舅家放牛。金牛湖山青水秀,位于南京六合的东北处,因金牛山而得名,素有“南京西湖”的美誉,为金陵新四十景之一。相传朱元璋年少时在此为舅父放牛,留下了美丽的传说;如今名扬天下又扬声海外的江苏名歌名曲“好一朵茉莉花”的曲谱,就是源于金牛山下的乡村古调。如此美丽的地方,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却没有留下美好的回忆,却因自己的忌讳,而对“放牛‘洪武’钱”的铸钱者,动了杀机,这是他当了皇帝“杀人过滥”的又一佐证。
“放牛‘洪武’钱”多种,大小不一,牛有拖尾,摇尾,牧童有光头,也有戴斗笠的,从铜材质地、成色来看,这些钱大都是清朝后期的钱。当时有人反清复明,想以此激发穷苦百姓的情感,更加憎恶清王朝。现在看来,以铸钱言志,表达意愿,此为一例。
此枚“放牛‘洪武’钱”,是属洪武年间的还是属于清朝后期的,还需进一步考证。此枚古钱,圆外径3.2cm、圆内径2.6cm(外圈下略有残缺),方孔外径0.6cm、方孔内径0.4cm;放牛娃戴着斗笠骑在牛背上吹笛子,牛拖着尾巴,牛臀丰腴、牛腿健美、牛蹄有力、牛首善面,牛眼大而有神与观者相视,而牧童的横笛似有流韵飞扬,具象如画,十分精美!
细细观赏、把玩,陶醉之余,想起上述故事,也不免沉思:鲁迅先生说“人一阔,脸就变”,朱元璋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呵;他的“变脸”给人带来的往往是“血光之灾”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