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人民币壹角券137、138冠号组的背棕水印为什么会处于背水和背绿冠号之间,这是个三版币爱好者们一直感到疑惑的问题。
有资料显示,壹角券的印刷始于1963年终于1969年。我们首先分析一下,在160个背绿冠号中为什么会穿插着16个背水冠号,最大的可能是,壹角券印刷的前期全部的背绿、背水壹角券的印刷,是分出几个冠号段同时在几个印钞厂开印的。这个结论是得于背绿和背水两个券种同期发行和流通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极有可能背水只是整个壹角券中少量的随机试验品种,并且只在一个印钞厂印刷。背水的印刷应该是还有一个小小的计划,事先确定好要印刷几个冠号组,这几个冠号组就是背水的16个冠号,当然也包括137、138冠号组在内。
就在这期间,一角和两角币在流通中从背面容易产生混淆的问题社会上反映强烈,使正在印刷的背水和背绿不得不同时停印,这个时间发生在1965年。为了不影响壹角券的正常流通,随即采用了原有版式单色(背棕色)印刷的应急办法继续壹角券的印刷发行(那时我正在上小学,能够从社会上得到这样一个准确的货币发行信息,说明当时的更换人民币的宣传工作做得非常到位),那么还剩下部分本应该是印刷背水137、138组冠号的水印纸也就不得不改印背棕了。说到这里,问题已经很清楚了,137、138组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被改变了命运的。
有人说137、138组背棕是136背水和139背绿过渡冠号,这应该是一个不确切的说法。两种版式转换是前者突然终止,后者匆忙上阵,后者只是继续将没有印完的水印纸仍然按照背水原来设定的冠号改印背棕了,所以纸张、油墨、币幅大小等与背水完全一致,也就不奇怪了,由此可以断定,背水和渡背就是一对孪生的双胞胎兄弟。这才是为什么背水与背绿之间莫名其妙的出现了一个背棕水印的真正原因。
137、138冠号组是在一个特定条件下无意间产生的特殊币种,所以它和后面的红三凸不应该混为一谈。尙铂喜老师将红三凸称为“背棕水印”的倡议本人赞同,但是它应该不包括137、138冠号组才是合适的。137、138冠号组的名字是否应该定为“重油棕背”简称“棕背”或者还叫“渡背”也行,只是个名称代号而已,什么都行,这不是主要的,关键是要搞清楚它的身世和真正价值所在。看来无意间产生的币种不只是五角平水独有,在此之前的壹角券渡背早就存在了。
根据前面的分析,如果不是命运被改变,138冠号才是背水真正的关门冠号!只是身不由己才让位于其它冠号的。但是命运被改变后的境况也非常不佳,最后所剩余的水印纸没有能够将138组所有的冠号印完,以至于出现了138组目前只发现四个(138、183、831、813)冠号,极有可能318和381两个冠号就根本没有产生过,因而813冠号也就成了背渡自然的关门冠号,其印刷量又是一个深藏的谜,所以所能见到的813冠号是极为珍罕的,以至于不少人怀疑813冠号是否存在。813冠号的存在是肯定的,事实证明,813冠号和137冠号组才是三版币中的真正的币王。不要说将来,就是现在已是一币难求,芳容难觅了。
137、138冠号组的稀有度已是不争事实,大家有目共睹,如果你无法相信别人怎么说,那总该相信自己的眼球吧!
一直以来,137、138冠号长期不被人们重视,那是因为,人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它。好了,那么现在该归宗认祖、立身正名了,是应该让这一对孪生双胞胎兄弟中弟弟走上价值回归之路的时候了,起码也应该享受同等待遇吧。
我们再对137、138冠号组的存世量做一个数据分析
3月份以来两个多月的时间,据各网站的交易的帖子不完全统计:
138冠号组的138冠号有捆货14捆,还有两捆因看不清号码无法知道流水号,刀货35刀,散张186枚,总计17686枚;
183冠号有捆货3捆,1捆流水号为2980001~2981000,另两捆流水号不详,刀货1刀,散张53枚,总计3153枚;831冠号无捆货,刀货只见5刀,散张20枚,总计520枚;813冠号3枚。137冠号组中只见到:731冠号4枚;713冠号4枚;371冠号4枚;137冠号2枚;317冠号3枚;173冠号1枚。
以上统计的总数为21382枚,而这其中138冠号占去总量的82.71%,183冠号又占去总量的14.75%, 831冠号占总量的2.43%。这三个冠号就占去了总量的99.99%,其余的137组的六个冠号和138组的813冠号7种加起来只占0.01%,实在是少的可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