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淦庭、朱可心、王寅春、吴云根、裴石民、顾景舟、蒋蓉,这7位宜兴紫砂的一代传承者于1956年冬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员。后人尊敬地称他们为紫砂七老。蒋蓉,是紫砂七老中最为年轻的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性。
女性在行业内出类拔萃绝非偶然。蒋蓉,别号林凤,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市川埠乡潜洛村的一个紫砂陶艺世家,11岁随父亲蒋鸿泉学艺,制坯抟陶。随后的10年,是她的紫砂技艺向紫砂名工进阶的基础时期。此时距离宜兴210公里的大上海,正是古董商仿制古代紫砂器红火的时期。20岁的蒋蓉,被伯父蒋宏高(燕亭)带到了大上海,一起专制仿古紫砂作品。后留在上海标准陶瓷公司供职,曾经为古董商虞仁恩仿制紫砂古壶。由于扎实的基本功,技艺精湛,所制产品与万历年间时大彬、陈鸣远、陈子畦等名家作品相比几可乱真。这个时期,除蒋蓉外,到上海做仿品的紫砂名匠还有蒋燕亭、王寅春、裴石民、顾景舟等。有据可查的是,这个时期二蒋和裴氏三人,都曾仿清代以制像生器著名的大家陈鸣远的作品。
后来,他们都成为了紫砂一代大师。尽管他们都不愿多提及这段历史,但上海这个大码头,为他们提供了艺术上的卓越见识和创作上的坚定自信。在蒋蓉的紫砂花货作品世界里,当年大上海所给予她的足够自信和从容,让她的作品,最终得以天真烂漫立世。
紫砂技艺跟书法技艺很相似。书法讲究临摹法帖,紫砂都是从仿制前人的经典作品开始起步。但临摹再多也是临摹,仿制再好也是仿制。艺术作品终归要有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有一次,以像真作品见长的蒋燕亭制作了一个新鲜的莲蓬。碧绿的莲蓬里镶嵌着米黄色老莲子,所不同的是,一粒粒莲子在莲蓬里可以滴溜溜地活动。就此,蒋蓉领悟到:紫砂制作的真谛在于创造,是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模仿只能出工匠,不能出大师。
荷叶螃蟹盘
1945年,经历了大上海文化和艺术洗礼的蒋蓉返回宜兴,从事陶塑玩具和假山石景等制作。1954年被聘为紫砂生产工场技术辅导员,开始边带徒弟边创作的悠然生活。
蒋蓉擅长花货塑器制作,作品以陈设观赏性为主。她善于将动物、植物、花景等自然形体,经过艺术提炼、创作,运用于紫砂作品之中。她的作品构思奇特,配色巧妙,施艺精细,形象逼真,生意盎然,自成一格。
造型逼真带来的亲切感,设色高饱和度带来的喜悦感,惟妙惟肖形态带来的满足感,让蒋蓉作品在紫砂花货世界里,浑然天成,一派田园丰腴欣喜之色。当然,这背后的功力来自大师对紫砂泥料配色的娴熟运用,高超的造型能力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敏锐洞察力。
荷塘月色壶
1955年在全国陶瓷工业会上被评为特种紫砂工艺品的荷花壶,便是蒋蓉的一件名作。这年夏天的一个傍晚,蒋蓉在蜀山近郊田野间散步,看到眼前满池盛开的荷花,便想到:“要是仿照荷花、莲蓬制作茶壶,多好看啊!”经过反复思考,她设计出了用荷花做壶身,莲蓬做壶盖,莲蓬上歇息一只青蛙为壶蒂,以荷叶为壶嘴,莲梗为壶把的荷花壶。为做得逼真,蒋蓉把荷花、莲蓬采回来,插在瓶子里,捉只小青蛙罩在玻璃杯里,天天仔细观察荷花、莲蓬、青蛙的颜色、姿态,再根据紫砂五色土的性质调配泥色。后来,又想出了用红菱、白藕做壶脚。从画图设计,打样制坯,到创作出第一把洋溢着江南浓厚荷塘自然情趣的荷花壶的20多天中,蒋蓉全神贯注,用功之深可见一斑。
芒果壶
紫砂果品,是蒋蓉的“拿手菜”。运用五色斑斓的紫砂泥,巧妙地制成核桃、花生、西瓜子、乌菱、荸荠、板栗、茨菰、白果和葵花籽,表面纹理、形象色泽,都巧夺天工,栩栩如生。这九件紫砂果品,1957年曾被选为总理出国礼品。
荷花壶、牡丹壶、百果壶、荷叶壶、荸荠壶、蛤蟆莲蓬壶、南瓜壶、西瓜壶、芒果壶、莲藕酒具、肖形果品等,成为蒋蓉不同时期的代表作。
枇杷笔架,是蒋蓉像真文房雅玩举重若轻的名作——状如连枝带叶刚采摘下来的两只枇杷果,墨绿色的枇杷叶上,筋脉毕现,连结着一根褐色的短拙的果柄,附着两只鲜黄可人的枇杷,表皮饱满富有生命的光泽。整个工艺造型,浑然天成,自然雅趣,无人为雕凿之态。
枇杷笔筒
1986年,67岁的蒋蓉又把目光投向了荷塘,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反复揣摩、修改,创作了荷叶蛙声壶。以墨绿泥为原料制作,浓绿中微泛蓝。造型呈扁圆形。壶身由一片荷叶鼓腹分层,沿荷叶边上构成波浪起伏的动感曲线,如荷叶在清风中摇曳,飘逸。壶身上部纹理为阴线,下部为阳线,上下筋纹完全重合,似一片荷叶。三只螺蛳为足,一片嫩叶成盖,一只目光炯炯的青蛙为壶钮。壶把由荷梗曲卷而成,把上布满点点茎刺。用荷叶卷成壶流,为阳纹曲线。荷茎、梗芯、茎刺等精细入微。与年轻时候的荷花壶相比,荷叶蛙声壶在写实中弥漫着洒脱之气。
九头荷花茶具
也许是江南的荷塘寄托了蒋蓉太多的情感,1995年,蒋蓉的多色荷塘月色壶问世。整壶用色凝重、形态规则。那是一位深爱大自然、深爱江南的老人的紫砂沉思落眼处。
2008年,蒋蓉大师病逝。在紫砂的世界里,她让五色泥定格为大自然本真的笑逐颜开。蒋蓉用紫砂花器,带给这个世界以形形色色、天真烂漫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