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早用绘画形式表现的题材之一就是动物。从古到今,动物在艺术中是作为人的近邻而出现的,温顺、驯良、活泼、可爱是人们对艺术中动物形象的总体认识。这个概念从来就没有被怀疑过。然而,从上世纪末期开始的最近二十年来,动物作为一种重要的题材和主要表现对象之一,再次频繁地出现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当代艺术作品和展览中。但是这一次,艺术中的动物形象开始变得陌生了,它们凶猛、怪异、冷漠,似乎与人的生活世界没有了什么亲密的联系。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巨大的变化?是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支撑艺术家艺术观念的是人类观察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也就是说,人类观察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古到今,成千上万年来,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把自己视为万物的主宰,把包括动物在内的一切看成是人的理性和控制力可以并且能够支配的对象。这种人类之我(主体)与万物(客体)处于我与物两分的二元思维模式,如今,开始为自己的所谓优越性支付代价了——包括动物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环境,并没有完全按照人类预想的那样发展——变异,正在改变着一切,包括人和动物,从体貌到心理世界概莫如此。所有这些现象,深深刺激着人类的心灵。艺术家们最先敏感到了这种变化,他们用手中的画笔和颜料,将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这种变化以想象的方式表现出来。 郑德龙就是这些艺术家中的一员。他作品中的狗头形象,已经很难分清具体的细节特征了,但狗头的姿态和动势却保留着。将头部眼耳鼻唇等五官特征抽象并且加以变形,扭曲、旋动、颤动和融化,再采用类似不锈钢表面金属光泽的表现手法来描绘,郑德龙为我们展现的与其说是动物情态的狗,不如说是脱离了原本狗之为狗的语境而转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视觉语境。在这个新语境中,画面上类似流体状的图像,已经无需他助,单凭自己的动势、色泽、结构和层次来释放视觉语言独有的魅力了。这种流动四溢、光斑舞动的视觉之美,向我们传达出这样一种信息——对动物的认识和表现,不一定非要局限在表现动物的痛苦表情和处境,而是可以进一步对表现动物的形象符号本身加以提炼,升华为一种符号之律动,一种视觉之美。艺术家在作品画面背景所采取的单色平涂方法,更加衬托出前景形象的动感和质感。 传统二元思维模式势弱和多元思维模式兴起在视觉艺术上所带来的是什么呢?是换位思考与多维观察的出现。动物形象不单是作为人类生活的近邻和比类而出现,而且可以作为一种变幻莫测的视觉图像而出现,它依然是可以打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