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祐元宝的价值如何 目前的存世量是什么情形
贞祐元宝,中国古泉五十名珍榜上有名。贞佑是金宣宗的年号,贞祐元宝是金宣宗元年发行的钱币,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的货币,贞佑钱当时发行仅限于北方地区。老百姓用的一般的是贞佑通宝,而贞佑元宝仅在少数贵族手中流通,因此存世的贞佑元宝十分稀少。
贞祐元宝是金宣宗(1213—1214年)年间铸,至今还是孤品,它的发现却富有传奇性:发现于印尼巴厘岛.它的发现者是日籍华人平岛春水先生,平岛原名郑添旺,祖籍台湾省台中市,经营集币多年.大约在二十多年前,他听说在巴厘岛上发现大量中国古泉,于是出资购下十余吨,在当地培训6人,专门检选古泉异品。
"贞祐元宝"即在其中.津门咸丰大泉室齐宗佑先生,近年曾到日本东京访泉,曾目验了这枚贞佑钱,钱文楷书秀美,与常见的金正隆、大定的规制极相似.齐先生认为此钱曾长期流通过,估计是早年流徙东南亚的华人带去的.此其贞佑钱存世之一.
贞祐元宝有什么鉴别方法 怎么由钱币形制来鉴定真伪
鉴别贞祐元宝可以通过观察钱币的形式,材质和制作来判断。每遇需要作真伪鉴定的钱币,首先是观察其形制、材质、制造方法是否符合历史客观情况,以此作为确定真伪依据之一。任何一种钱币都有时代特定的形制,伪钱大多是仿照真钱形制而作的,如果在形制上没有仿对,那就有可能被识别出来。春秋战国时期铸造空首布,大多采用泥陶范或石范浇铸,一般说来钱体较薄,轻巧玲珑,纹饰线条挺拔,棱边利落。
有的伪空首布,钱体做得较厚,有笨重之感,纹饰线条比较含糊,棱边经过锉磨做作,文字软弱无力,形制与真钱迥异,那就可以将其识别出来。明代钱币均称“通宝”,有人别出心裁作出“元宝”钱文,那就弄巧成绌,明显是个伪品。某些伪钱在材质上会暴露出破绽。如果发现黄铜铸成的明代前钱文的假钱,那就可以发觉其材质与钱币铸造历史有矛盾,从而识破其伪作面目上。凡遇黄铜铸成的刀布币、太货六铢、至正元宝等等,无可非议,可以确定其为伪品。
这里必须注意一个问题,不要把明代以前铜色偏黄的真钱误认为是黄铜,这部分钱币色泽虽然偏黄,但是与黄铜有根本区别,实际上两者间的色泽是能够分辨清楚的。观察钱币的制作方法是否符合历史客观实际,是真伪鉴定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唐朝以前的钱币大多采用范制法,如果发现翻砂铸成的战国、秦、汉等钱币,那就不可能是真品。这类伪钱在社会上出现为数并不太少,必须引起注意。真钱是在大量生产中加工而成的,显得自然、得体,而伪钱的一切打磨锉削之举是欲盖弥彰,总是显出人为做作之态。如某些真钱边缘都经过顺圆周方向的切削加工,有的作品却是顺着与钱面垂真方向进行打磨,这与真钱制作的实际工艺相违背,露出了作伪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