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其中“玉无价”让人困惑,每当看到在拍卖会上一件玉石成品以几百万、甚至千万的价格成交时,总会令人不可思议,难以理解。那么,作为一般消费者怎么理解“玉无价”呢?这要从玉石的性质说起。
一、玉石的文化性
玉文化是亚洲人、尤其是华人文化的一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玉石质地细腻,易于雕琢,人们常把一些民间传说、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和生活信念等等观念形象化地融入玉石中,使之不仅成为一种装饰和保值的物品,更重要的是成为一种信物,赋之以特殊的文化内涵。
玉石的文化性使玉石并不仅仅以物质形式而孤立存在,而成为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和精神的寄托。它受着人们的传统习俗、宗教信仰、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等文化观念的制约。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由于思想观念、文化修养、传统习俗的不同,对玉文化的欣赏角度和追求也不同,就像欣赏一幅美术作品一样,当作品与自己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时,就会对它爱不释手;当自己不能理解作品的内涵时,则会认为它一钱不值。如东方女性视佩戴翠玉镯为高贵华丽的象征,而西方女性则可能认为并非如此。
因此,玉石的文化性使人们无法用常规的市场价格尺度论斤论两地去衡量它,其价值尺度于人们对玉石文化内涵的理解程度、思想理念息息相关。
二、玉石的历史性
人类在发明文字记载之前就已有了玉器。可以说,玉石伴随着人类走过了各个历史阶段,成为人类最忠实的信物和传统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和思想观念,这也将直接反映到玉文化之中,使得玉文化的表现特征各不相同;而在人类繁衍的进程中,玉石作为一种信物和财富,常被代代相传地保留下来,它或许经过了几代人、无数人之手,亲历了许多家族的兴盛与衰亡。
因此,玉石的历史性使它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缩影,是极好的人类活动历史的记载和见证。越是历史悠久的玉器,流传于世间的越少,其历史性价值就越是远远高于自身的质量价值。因此,在民间也认为:流传得越久的玉石,经过了众人之手,充分吸收了古人的精华,使之充满了灵气,已成为“活玉”,戴上它万事皆灵,价值自然就高。
三、玉石的工艺性
玉石是一种工艺品,是工艺师对玉石材料的艺术创造,它融入了工艺师对玉石材料的理解和思想感情。因此,玉石的工艺性是玉石文化的具体表达,它给玉石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所谓“三分料、七分工”,同一块料,出自不同的设计和加工工艺,其价值也会千差万别。
出自工艺大师之手的玉石加工,可取其精华,避其糟粕,将玉石中最好的部分充分展示出来,使造型惟妙惟肖,图案出神入化,给玉石加入灵气,使之变活,让人欣赏起来真正能进入艺术境界,这时工艺所创造的价值可能远远比玉石自身的价值要高的多;但若加工者不能对玉石的特征进行正确理解和再创造,设计加工质量低劣,即使是再好的玉料也无法提高其价值。
四、玉石的优质性
即玉石的质量好坏,它与其成分、颜色、透明度、瑕疵息息相关。优质的玉石要求成分纯正,颜色浓、阳、正、和,质地细腻圆润,整体晶莹剔透,完美无暇,也就是所谓的色好、种细、水足,无裂、无绵、无绺。
同样造型的玉雕件,颜色或水种的微弱差异也将导致价格的明显不同。玉石的优质性是玉石的工艺性和文化性的基础,质量上好的玉料,通过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再经过精工细致的工艺雕琢,才能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可见,玉石的价值是由它所具有的多种性质综合决定的。其中玉石的优质性为价值的较固定因素,可以直观地观察和判断出来;但玉石的文化性、历史性、工艺性价值的动态因素,针对不同的对象是可变的,这也是造成“玉无价”的主要原因。
因此,玉石的价值需要从文化性、历史性、工艺性、优质性等各方面综合、全面、正确地看待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玉无价”变为“玉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