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翡翠行话中,“莹光”和“
荧光”的意思是大不一样,但还是有不少人认为,这两个词是同一个意思。而有些朋友则是分不清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一字之差价格就相差那么大?下面我们一一来解答。
什么是“起莹”?
翡翠中的起莹,其实是一种正常的光学现象。
翡翠内部的微粒晶体排列得整齐、有序,导致出现光线进入翡翠后,整体折射率明显的情况。由于翡翠0.001 mm左右粒度的微小硬玉晶体致密集合体组成,在不同的方向上产生了硬度差异而在其抛光表面出现了微波状起伏,使入射光产生了漫反射的现象。
这是翡翠的矿物成分在高压低温变质作用下的产物。
组成翡翠的矿物成分主要是硬玉,而翡翠的品质取决于硬玉晶体颗粒的大小。
“起莹”表现是?
起莹是指,通过光线的折射,使得整块翡翠明暗不均,对人眼造成视觉上的反差。莹光越强,这种反差就越明显。
翡翠起莹时,表面会有一种柔和的、白色的、朦朦胧胧的白光,好似晚上的薄云,游动在月亮周围的感觉。
起莹的翡翠看起来更祥和、安宁,更让人愿意亲近。
“起莹”有什么影响因素?
弧度。莹光取决于光线的折射,所以莹光的表现也受翡翠本身形状、角度、弧度的影响。
一件翡翠要是形状比较平整,没有任何弧度的话,那么它的莹光表现几乎不可见。因此,翡翠挂件都会在边缘部位雕刻一些球状的面,以此来突出翡翠玉石的莹光效果。
种水。翡翠起莹对玉石的透明度要求较高,一般来说,翡翠起莹在质地细腻、透明度好的玻璃种和
冰种翡翠上比较容易见到。
要是翡翠的种水不足,不管其形状、弧度有多好,都不会有很强的莹光。
“莹光”和“荧光”的区别?
“莹光”绝非“荧光”,它们二者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莹光”说的是,由于玻璃种或者冰种翡翠等这些种水较好、透明度极高的翡翠,具有很强的玻璃光泽,使得翡翠看起来有晶透的感觉,透过光会泛起莹光,也就是起莹。
“荧光”指的则是,翡翠在紫外、红外灯下,而发出荧光。通常,天然的、没有经过任何人工处理的翡翠是没有荧光的。
会出现荧光反应的,多为翡翠B货、C货或B+C货翡翠。
有时候,还会出现局部荧光反应。局部荧光是人们在翡翠的局部进行了填充,这才导致了荧光。
B货和B+C货翡翠,经过酸洗去除了杂质后,通过染色、注胶等手段,变成“中高档”翡翠。
这些处理过的翡翠,在紫光灯下会有非常明显的荧光反应。
这些翡翠虽然便宜、好看,但是佩戴久了之后,对人体皮肤的伤害是很大的。所以,不能贪图一时的便宜,而害了自己。
总而言之,翡翠起莹的关键,还是翡翠的种水。翡翠的种水好,通透度高,才会出现起莹现象。所以,莹光反应,对
翡翠品质的要求还是高的。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