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的
翡翠都是很漂亮的,翡翠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这些翡翠都是经过优化处理的,如今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优化处理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市场上常见的优化处理方法主要有那些呢,请看下文。
1、热处理
热处理是将黄色、棕色、褐色的翡翠通过加热处理而得到的
红色翡翠。这种翡翠的颜色与天然红色翡翠一样耐久。由于它与天然红色翡翠的形成过程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通过加热加速了褐铁矿失水的过程,使其在炉中转化成了赤铁矿。这种翡翠一般不鉴定,也不易鉴别。如果一定要求的话,其显著的不同是红色翡翠要透明一些,而加热处理的红色翡翠则会干一些。
2、漂白处理
目的是去除杂质所产生的脏色和黑而提高透明度,使其更美丽。一般脏色的主要成分是铁、锰的氧化物;黑的主要成分是
角闪石和铬铁矿、
黄铁矿、磁铁矿等。在传统玉器加工中,漂白处理最古老的方法是浸酸梅汤,这在我国甚至有百年的历史,仅用于去除玉石表面杂色的铁、锰等氧化物。现代的漂白处理,在方法上有很大的进展,而且效果十分明显。其体方法是将翡翠浸在漂白溶液中,以去除存在于裂隙或硬玉矿物颗粒间的黑、褐、黄等杂色物质。最常用漂白剂是盐酸,其次还有氢氟酸或其它酸液,甚至王水。根据翡翠中所含的脏色和黑特征及所使用的漂白液的不同,有的只要浸泡几小时,有的却要浸泡几周的时间。
轻度漂白处理没有使翡翠的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只是将样品表面的杂色去掉,但也会轻微破坏翡翠表面的结构,一般不影响翡翠的耐久性,而严重的漂白处理对翡翠的结构破坏比较明显。鉴定特征方面,轻度漂白不易发现,只在抛光样品的表面留下极细的裂纹。深度的漂白处理则在翡翠表面留下明显的裂纹,纵横交错,因为没有浸蜡和注胶,所以看上去发白,较干。如果翡翠的结构破坏程度很大,则需要进行充填处理。
3、漂白充填处理
传统的翡翠制造工艺中对已切割成型的翡翠制品过酸上蜡,其目的是改善其表面特征,并未破坏其内部结构。而翡翠漂白充填处理主要是去除翡翠中影响颜色和透明度的杂质,充填和掩盖翡翠中的裂隙降低翡翠的脆性以达到增加翡翠的美感,提高售价而获得高额利润的目的。市场称之为B货翡翠。如充填时增加着色剂,则称之为B+C翡翠。
经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其颗粒之间出现较多、较大的缝隙,有的甚至呈疏松的面包渣状,使用翡翠不可能直接使用,必须用一些能够起胶结作用的有机聚合物充填于缝隙之间。
4、浸油浸蜡处理翡翠
浸油浸蜡处理较为普遍,有的是为了保护翡翠,同时也用于掩盖裂纹、增加透明度,因而,对它的鉴别也应高度重视。浸油浸蜡处理翡翠的鉴别不难,因为通过该方法处理的翡翠一般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外部特征,比较典型的是明显的油脂和蜡状光泽,同时也可能找到油迹或蜡迹。此外,也可通过一些专门的方法予以鉴别,如在盐酸中浸泡,油和蜡会被溶解,裂纹得以恢复;在酒精灯上加热可使油和蜡出溶;用红外光谱可见明显的有机物吸收峰;浸油者可显黄色
荧光,浸蜡的可显黄色荧光,浸蜡的可显蓝白色荧光。
5、辐照法处理翡翠
辐照法指用高能粒子轰击天然硬玉、使其颜色变得浓艳、均匀和有一定的深度,进而改善其质量的一种方法。但如果切开由辐照致色的翡翠,其绿色围绕着表皮分布。运用肉眼直接观察,其翠绿动人,透明度好,唯翠中带蓝。它的表皮有被轰击的痕迹,皮色比未轰击的深一些。长期暴露于阳光下、加热、加盐酸时会褪色。在查尔斯滤色镜下也呈紫红色。
6、镀膜法处理翡翠
镀膜法又称穿衣法套色法,指选用泰国或法国生产的清水漆,在无色或浅色、透明度好的翡翠表面上均匀地涂抹,干后形成厚仅十几至几十微米的翠绿色膜,进而改善其质量的一种方法。不过,这种艳丽的绿色镀膜用手指摸时有温感,色仅浮在表面。被包裹着的翡翠与绿色非亲非故,似合又离,用火烧、沸水煮、刀刮等均可剥去其伪装的绿色。
7、染色(炝色)处理
经染色(炝色)处理的翡翠俗称C货,处理的目的是,使颜色浅或无色的翡翠变成所希望得到的颜色,如绿色、红色或紫色,甚至多种颜色同时出现。现在还常出现,分段染色和多次染色现象,多次染色也就是行内称的色上加色。早期用铬盐染色的翡翠,查尔西滤色镜下呈红色,成批的铬盐染色硬玉戒面,早在50年代就有发现。现今许多染色翡翠,在查氏镜下的特征与天然翡翠相似,而且稳定性也较好。过去的染色翡翠,可见染色剂沉淀于网状裂纹中,而现在的一些染不均匀浅绿色的硬
玉翡翠手镯和挂件,色彩柔和,有一定的透明度,没有注胶,分光镜下吸收线清楚、敲击声、紫外荧光反应、查尔西滤色镜观察,都和天然翡翠基本一致。这类产品是用有机染料充填在微小孔隙中,染色部分整体带淡绿色,酷似天然颜色。
最近市场上还出现了一种漂白充填处理翡翠,在充填过程中加入荧光粉后来假冒
玻璃种翡翠的一种处理方法,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大家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