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b货和翡翠a货是有很大区别的,那怎样去
鉴别翡翠是a货还是b货呢?b货初看美观透明,但耐用性差,几年后即失去原有的光洋,变得很丑。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翡翠B有什么样的特点,如何去鉴定?
b货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初进人市场,并被用来冒充高档品。但因其结构受损,耐久性不足。曾发现有些b货翡翠5~l0年后很易碎裂。即使不碎裂,也会因添加的胶质老化,发黄,而影响原来的翠色。因此,怎样鉴别b货是今天翡翠鉴定中的重要课题。一般说来,b货翡翠在放大检查时,可观察到其表面受酸蚀而形成的沟纹和麻点坑;在更高的放大倍数下则可见矿物颗粒边缘因酸蚀而变得模糊和结构破坏。一些受酸蚀强烈的b货还会出现折射率降低(小于1.66)、相对密度减小(至3.1~3.3)的现象。另外一些充填有机胶和环氧树脂的翡翠还常有萤光反应(a货一般无);在红外光谱曲线中,于2800~3200cm1的范围内可显示2~5个吸收峰(若充填无机胶就无此特征);或用火烤,填充的胶质会变色,并散发出异味。
b货的制作过程
选料:选择颜色尚可,质地不太缜密(这样酸液才能渗入翡翠组织之间溶蚀杂质)的玉件或原料备用。
酸洗:将制作件投入盐酸或硫酸溶液中浸泡相当长时间。由于酸的作用,溶除了翡翠之中的杂质,同时,也使翡翠原来紧密的结构受到破坏,而变得很疏松。
中和、清洗:使用一定浓度的碱液清洗翡翠玉件,使进其组织内部的酸得到中和,再用清水泡洗,为注胶作好准备。
注胶:在高压条件下注入透明度佳、粘结力强的高分子聚合物,通常使用环氧树脂、邻苯二甲酸类化合物、聚苯乙烯等作为灌注、充填物。
加热固化:包住注过胶的翡翠,置微波炉中加热,使进入翡翠内部的胶液固化,同时也使多余的胶液流出。
修饰:用力将肉眼或镜下能看到的、凸出于外的胶料刮去、修除。到此,一件漂亮的翡翠处理品就制作出来了。
b货的鉴定特征
光泽异样:天然翡翠呈现的是玻璃或亚玻璃光泽,而翡翠b货或光泽不够,灵气不足,常呈树脂状光泽,不及天然翡翠光亮或自然;或光泽、透明程度明显优于同档次的a货,常见有的翡翠b货,如靓丽的b货
巴山玉、腐蚀充填效果很好的高b,也有着较好的光泽。
颜色不自然:天然翡翠的色与底配合协调,观之大方自然,而经过漂洗的翡翠颜色虽然较为浓厚,突出,但因色根遭受到酸的破坏,边沿变得模糊不清,有时在色块、色带的边缘使人感到有黄气。
网纹结构:这是我们在鉴定工作中识别b货的最重要的根据之一。在镜下观察(放大10~30倍左右),整个玉件表面布满了不规则的裂纹,和凸凹不平的腐蚀斑块,这是翡翠经强酸腐蚀后留下的痕迹,鉴定证书、质检报告中称之为网纹结构或腐蚀痕迹。
折射率可能偏低:b货的小裂隙内充填了胶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折射率。凡翡翠的折射率低于1.65时,要注意可能为b货。但很多b货的折射率也可能保持正常。
密度有所下降:b货因受过酸的溶蚀,因此密度有所下降,在二碘甲烷中上浮于液体表面。但此项指标仅供参考,因为有的b货在二碘甲烷中仍是悬浮状。
声音沉闷:用试玉石轻轻碰击b货,许多b货的声音沉闷,无清脆之音(也有制作工艺精细的b货,其碰击时仍发音清脆)。
荧光性: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用
红宝石滤色镜观察,许多b货都发黄白色荧光(这是由环氧树脂引起的,若充填物非环氧树脂,则无黄白荧光)。
红外光谱或拉曼光谱分析:这是目前鉴定b货的一种很权威的分析方法,b货在红外波长2900负一厘米附近出现3个吸收峰,这是由树脂胶引起的。但此法受仪器的限制,只能在较高层次的实验室中进行。
破坏性鉴定:用打火机烧烤,或将被测物置于一定的高温环境中,b货中的环氧树脂等充填物会变黄,甚至会变黑,而天然翡翠可耐1000℃左右的高温而不变色。通常,不使用这一鉴定方法。
在b货的鉴别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制作b货的工艺越来越高超,高档b货(俗称高b)一种用钠米级的充填材料制作的翡翠b货,其光泽、透明度足以乱真,所以看准法定检验单位的鉴定证书,不到缺乏安全保障的地方购物,就能避免损失。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