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传世名画和近现代知名画家的代表作品入图邮票成为我国邮票发行的热点之一,同时这个题材的邮票也普遍受到广大邮票爱好者的普遍好评。之所以会是如此,究其原因有:第一,我国是文明古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绵延不绝、一脉相承,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绝无仅有的。凡我国人对自己祖宗流传下来的典章文物、文化瑰宝都有着特别的珍爱之情。第二,传世名画和近现代知名画家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这是目前一般的邮票设计家所无法比拟的。第三,传世名画之所以能够历经沧桑与无数劫难而流传下来(当然有些是流传的摹本),其画作艺术性之高超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而一般的邮票图案只是一些邮票设计家的匠作,其艺术造诣和历史上的书画大家是无法相比的。
但是,这是不是说所有的传世名画都适合入图邮票呢?答案却是否定的。我们知道,人们的审美情趣、艺术鉴赏力是分层次的,比如马未都先生就将人们的审美水平分为四个层次。而集邮活动是最世俗化、大众化的收藏鉴赏活动,邮票的爱好者、投资者并非专门的书画鉴赏家、书画理论家。集邮者的审美情趣也是最为大众化的了。因此,邮票选题要适合这种世俗化、大众化的审美特点方能得到集邮爱好者的认同。比如去年发行的亚洲邮展邮票(小型张),采用元末落魄文人倪瓒的《渔庄秋霁图》入图邮票,仔细考量这幅画作,颇觉元代士大夫文人的孤寂、无望、落魄、无奈、惆怅、无助、苦闷、彷徨等特有心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在了该书画作品上,我认为该画作总的基调是以荒凉寂寞、消沉无望等消极情绪为主要特征的。集邮爱好者对这种高深艺术的欣赏是有局限的。可惜中邮还专门用这个图搞什么无齿、双联等名堂搞来搞去。与牡丹型张和双联张比较,牡丹并非传世名画,仅仅是适合了大众审美的情趣,其市场表现反而比传世名画-渔庄秋霁图好得多,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但是,无论如何渔庄秋霁图也是一张传世名画,因而感觉亚洲邮展型张的市场表现虽不会太好,但也不致于重归打折票行列。
我在此不妨做个猜想,假如中邮有一天将明中晚期落魄文人徐渭的传世名画《墨葡萄》入图邮票的话,其市场表现可能比渔庄秋霁图还要糟。
欢迎加入“北京邮票散户投资交流群”参加讨论。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