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虎年广东艺术品拍场的收官之作——1月23日举办的广州艺拍公司第41期拍卖会落槌,虎年的广东艺术品拍卖从年头牛到年尾,着实火了一把。爱藏艺术市场监测中心近期发布的2010年秋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全年成交总额达573亿元,比2009年225亿元的成交额有超过150%的增幅,远远高于其它经济门类增幅和涨势。
中药、和田玉、翡翠、红木家具、邮票、大红袍……在2010年却因为一个字而拥有了共性:“炒”!5盎司虎年彩色金币,不到一年就被爆炒三倍;一对英国兄妹大扫除时发现的清代乾隆官窑瓷瓶,竟被中国买家炒出5.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
几年前还只是几元钱一公斤的“黄蜡石”,摇身变成“黄龙玉”,叫价上万元;翡翠价格普涨三成,顶级品质的价格翻番;福建大红袍茶叶零售价每公斤高达数万元。
在南京夫子庙收藏品市场,古今钱币老板罗宝昌称,虎年炒作邮币卡真是太凶猛了!像羊年小版张,年初只有五六十元一版,现在已经炒到300元;第一轮的猴票,年初才4000多元,现在已暴涨到一枚上万元;《贵妃醉酒》金币,2009年还在两万多元,眼下6万都买不到。
由于邮币卡市场容量小,一两亿资金就可以控制一些品种,所以,市场上早有温州炒房团和山西煤老板入市这样的传闻。比如《水浒》第一组5盎司银币《张顺活捉黄文炳》,2010年8月份价格才2700元左右,后来据说市场货源被大户通吃,价格立马就涨到7500元左右,“如果你要买,就是这个价。”
人们之所以热衷于“炒”。用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沈坤荣教授的话说,是因为担心流动性过剩导致货币贬值,为了避险,就会去抢购商品,最终形成一种虚假需求,过度炒作就这样产生了。不过,盲目炒作带来的风险也立竿见影。世博纪念币曾经爆炒到20多元一枚,但世博会一结束,只有半个月,价格就腰斩了。现在一枚10元都不到。世博纪念币的致命伤是发行量太大,一般纪念币发行量在1000万枚左右,而这枚纪念币发行了6000万枚。
虎年收藏市场的高回报率不仅全面点燃了广大藏家的热情,也让很多门外汉蠢蠢欲动。虽说普通收藏者可以从收藏小件,如玉器、牙雕入手,在鉴赏的同时增长知识。但业界专家告诫在兔年入市的广大投资者,心态一定要平和,买收藏品要买自己喜欢的,而不是买最赚钱的。由于书画投资是高门槛的投资品种,买家起码要会鉴别真假,不是光有钱就万事大吉。由此也必须强调并确立起艺术品投资的风险意识。对于不好把握的艺术品,尽量找专家把关。尤其是艺术品由于流通性不如房地产和股票,所以投资者不要盲目跟风,要多分析、多关注和研究艺术品的内在价值。收藏品不熟不买,不懂的人还是不要入市。艺术品投资不比房产等其它投资,买了赝品,可就是分文不值了。
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会长徐湖平认为,收藏品不是啥都能涨,所以不能跟风追涨。理性地看,适当炒作,对于财富保值增值是有好处的。但是,抵御通胀不能靠恶炒。因为,即使是收藏牛市中也会有暴跌,一味去炒风险很大。收藏市场正步入一个“疯狂时代”。有人用“文化贵”来解释,但实际上,贵的并非文化,收藏品在其中扮演的仅仅是一个“商品”角色而已。尽管中国本土藏家已成为艺术品收藏的主力军,但中国仍没有建立起基于文化本位的收藏市场,很多收藏品的成交只是投机性行为使然。而一个靠投机心理支撑的市场注定是不会长久和没有抵抗力的。艺术品收藏行情看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好事,可在这样的热潮之中,有时艺术收藏品仅仅被看作是一件商品,它本身的收藏价值即被很多人忽略掉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没有艺术的收藏,就象没有文化的文化市场,究竟能走到哪里去呢?#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