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姬的一生过于传奇,她的独特性格与对艺术的热情曾令世人难以为她定义。然而,她留给后人的收藏却早已成为传世经典,几乎涵盖了20世纪所有重要艺术流派及代表艺术家,她更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波洛克最早的推动者。如今,人们不仅喜于回顾佩姬不羁的一生,更将她视作20世纪最富远见的收藏家之一。
佩姬与叔叔索罗门的恩怨世人皆知,其缘由却猜测纷纷。有人认为是佩姬天性反叛放荡,为家族蒙羞,亦有解说认为佩姬与索罗门的艺术顾问——希拉·瑞贝(Hilla Rebay)——的艺术兴趣相左,导致双方格格不入。其实这些都只是部分原因。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佩姬的个性、生活方式、对待艺术的由浅入深,均与在纽约进行艺术收藏的索罗门及瑞贝的方向相去甚远。
1937年,索罗门在纽约设立古根海姆基金会,由此开始了纽约古根海姆收藏历史。索罗门的早期收藏受其妻子伊瑞纳·罗斯柴尔德(Irene Rothschild)的影响,偏向于保守的传统作品,主要用于装饰自己的宅邸。1927年,索罗门在定制肖像时遇到了德国贵族女子艺术家希拉·瑞贝,由此开始了一段全新的艺术观念与收藏之旅。
希拉·瑞贝·冯·厄尔维森(Hilla Rebay von Ehrenwiesen)出生于斯特拉斯堡(当时属德国境内)的贵族家庭,早年热衷艺术,对神智论及宗教精神性的研究情有独钟,并对当时欧洲新兴的非具象艺术具有敏锐的感受。瑞贝与索罗门结识后,对后者的艺术观念产生很大影响。在瑞贝的带领下,索罗门开始了当时无人问津的非具象艺术收藏,瑞贝担任其艺术顾问,并成为古根海姆博物馆的首任馆长。
瑞贝的一生也富有传奇性,她曾在科隆、巴黎、慕尼黑及柏林学习艺术,并成为一名颇具功底的肖像画家。然而,早期的铺垫并没有促使瑞贝走上具象艺术之路,相反,她对纯粹的色彩、线条与空间更加向往,并且在非具象之路上越走越远。瑞贝深信,脱离经验世界的非具象艺术有着某种启迪力量,可以为人类带来新的世界观,这一信仰贯穿瑞贝生命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