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997年6月30日晚,中英两国在会展中心举行香港主权交接仪式 资料图片
“一转眼20年,回归歷程,歷歷在目”,香港回归20周年前夕,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原常务副主任、全国港澳研究会创始会长陈佐洱在接受大公报专访时感慨道。这位曾主管港澳事务多年的高级官员在谈及回归前谈判细节时说,“邮票、徽章、徽号看起来都是很小的东西,但必须彰显中国主权。”
陈佐洱在接受访问时特意带来了中央政府1997年7月1日在香港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品,这套邮品中的6枚邮票上清晰地印着“中国香港”。陈佐洱指着看似小小的两个字对记者说,“为在邮票上印上‘中国香港’的字样,我们经歷三轮谈判”。
三轮谈判 邮票印“中国香港”
陈佐洱回忆道,为纪念中国对香港恢復行使主权和中国香港特区的成立,中央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在香港发行一套纪念邮品,包括六枚纪念邮票,一张小型张,一张首日封和纪念套折。中英双方经三次会议达成共识,由中方负责设计,英方负责印製并在7月1日前在港发行发售。
但在磋商过程中遇到一个严重的争议点。陈佐洱说,“当时我提出邮票票面的中英文字样应採用‘中国香港’,而不是港英时期的‘香港HK’,但英方一度坚持要用原来的字样。”当时英方给出的理由是应保持连续性,选择中性的表述等。
对此,陈佐洱准备了充足的意见和理由,“採取‘中国香港’字样主要基于两点:第一,在万国邮政同盟中,对各国各地区发行邮票上面註明国家或地区名称早就有相关规定。纵观世界各国邮票发展歷史,任何一枚邮票上面都明确地标註国名,以体现主权。每一张港英时期发表的香港邮票上都有英女王的头像和王冠,这也体现英国的管治,可见港英时期的邮票也并不是中性的。所以,香港回归后标明‘中国香港’天经地义。另外,我还根据中英联合声明和香港基本法指出,将来香港特区可以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以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标出‘中国香港’来,既能够体现中国的国家主权,又体现‘一国两制’的国策特色。”最终,在中英双方就此事进行的第三轮谈判时,英方接受中方意见。
徽章徽号去除殖民色彩
1997年6月30日24时,在香港举行的政权交接盛典的会展中心,以及在香港海关、边界、街区执勤的纪律部队人员迅速除下带有殖民地色彩的旧徽号徽章,庄严喜悦地换上标誌着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新徽号徽章。陈佐洱讲述的第二个回归谈判故事,与徽章徽号更新有关。
陈佐洱说,徽号徽章虽小,却是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磋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其重点即是否能庄重地体现国家主权。双方对此展开的谈判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在当年年底方达成共识。“最终各个纪律部队新的徽章徽号去掉原来标誌英国殖民统治的英女王王冠,代之为中国香港特区的区花紫荆花。”
“什么叫主权?主权就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的地区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陈佐洱说:“邮票、徽章徽号虽然很小,在当年彰显主权的问题上,我们都那么重视。现在,一些‘港独’分子妄图搞什么独立建国,怎么可能允许?”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