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乱世黄金。”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财富的增长和对精神财富追求的提升,古陶瓷越来越受投资收藏爱好者的青睐。然而古陶瓷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这对古陶瓷鉴赏提出了更高要求。日前,由中国经济网主办的“中国古陶瓷十大民间珍宝”评选活动已进入网络投票阶段。在“2015中国古陶瓷民间珍品展”活动中,以参展作品的学术性、代表性、稀缺性为标准,由文博界专家把关,评选出“中国古陶瓷十大民间珍宝”奖项,活动将通过中国文博界知名专家与实战专家把关,做到无赝品、无当代仿品,每件作品都是真品、精品。通过珍品展,希望为古瓷爱好者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以期在赝品仿品横流的古玩艺术品市场坚守一方净土。
民营博物馆收藏鱼龙混杂
“去年,我和活动组委会去江苏泰兴的一个民营博物馆甄选藏品,展陈的300多件所谓明清瓷‘藏品’,没挑出一件真的,但那些都是企业家花钱买的,这样的古陶瓷仿品、赝品让几十亿元的资产瞬间变成一堆废品。可见民间收藏中的‘污水之深’。”在收集藏品以及甄选的过程中,主办方负责人王仁博说:“目前的民营博物馆收藏鱼龙混杂,就是赝品、仿品太多,有些都是低仿的东西,占一大半以上,甚至高仿的东西都很少,民营博物馆的运营仍然存在较大问题。有的企业家收藏的几百件作品中,竟无一真品,着实让我们感到震撼。我们希望通过做这样的活动,找到玩珍品的圈子和群体,这恰恰是中国民营博物馆最欠缺的部分。”
#p#副标题#e#
作为高古瓷收藏家,上海胜陶斋艺术博物馆馆长、本次评选活动的专家评委王怀胜在长期与古陶瓷接触过程中,对于识别真伪积攒了相当多的经验,“其实古陶瓷民间收藏的力量相当庞大,我们长期接触这个市场,基本上都能判断某些高仿的东西出自哪些地下工厂,对他们制假、仿造的手段也相当熟悉。”谈及目前的古陶瓷收藏现状,王怀胜表示:“实际上见证藏品真伪不是很难断定,但目前收藏界水不深却浑的现状一时难消除,有的藏品3个以上专家团肯定能鉴别真伪,可是一旦物件与利益相关,有的专家也不敢在现场说真话。但这次活动与利益无关,我们只做鉴定和展示,同时为藏品来源保密,那么大家对送上来的东西都可以畅所欲言了。”
中国美术总评榜组委会负责人表示,“中国古陶瓷民间珍品评选”是2015中国美术总评榜的重要活动之一,希望通过举办这次中国古陶瓷民间珍品评选,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希望能通过专家把关、网友评选,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对中国古陶瓷的研究中来。
用活动提高爱好者鉴藏水平
据主办方负责人介绍,为了突破美术馆展览人流量的局限,本届展览为网络专题展。组委会制作专题展览网页,除了在中国经济网与活动官网展出,同时还在其他各大专业网站展出,通过网络覆盖所有关注古陶瓷的人士,并通过专题页面的评论功能与各界人士互动,以达到最广泛的品牌影响力与行业渗透力。
专题展览网页已于10月底上线,目前已进入作品公示期,其间网民可以对作品进行评价或者给组委会留言沟通交流,不符合要求的作品组委会有权从展览网页撤下;目前至12月20日,为网民投票期,票数高的前100件陶类作品和票数高的前100件瓷类作品入围专家评审库; 12月21至24日,召开专家评审会,参展人将作品带至评审现场,评委现场评选出2015中国古陶瓷十大民间珍宝;之后举办2015中国古陶瓷十大民间珍宝颁奖典礼。评审会的整个评审过程将录制成电视节目,并在中国经济网播出。
“目前,古陶瓷假的东西太多,制约了人们收藏的积极性,无论是明清瓷器收藏,还是古瓷器收藏,整体来说,都还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间。”资深收藏媒体人梁皓建议,收藏古瓷,需要学习古瓷的相关知识,多向大众介绍鉴别真伪的技巧,通过各种活动为民间收藏爱好者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进而培育出高端艺术品藏友交流圈。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