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刚过,央视就丢出一颗重磅炸弹。昨天上午,央视曝光了着名相声演员侯耀华和李金斗涉嫌代言虚假广告,令网友们震惊。
在央视播出的画面中,曝光了侯耀华向消费者推荐所谓的“十大传世名画”,实际上是印刷品的行为;同时,李金斗的“金斗寻宝”也受到了央视的批评,涉嫌在广告中使用绝对化用语,欺骗了消费者。
名人代言假古董,这样的风气在收藏界其实已经司空见惯,玩过收藏的人都知道文物鉴定圈子水有多深。在利益的驱使下,一方面文博专家们为夺取话语权而明争暗斗,另一方面电视鉴宝、民间收藏也如火如荼。圈内素有“一群傻子在买,一群傻子在卖,还有一群傻子在等待”的说法。为此,记者采访了杭州资深收藏人士李飞,给大家科普一下收藏圈中的造假案例。
央视曝光相声名家
涉嫌代言假广告
9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广告法》正式实施了,在9月27日中秋之夜,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中国政策论坛》的录制现场,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2015年涉嫌违反《广告法》的十大典型案例。这其中就有两位相声界名家代言的虚假广告。
侯耀华向消费者推荐的 “十大传世名画”,实际上是印刷品。经工商部门调查核实,所谓的“传世名画”只是浙江某工艺品厂生产的丝绸制印刷品。其行为误导消费者并进行虚假宣传。侯耀华宣传说,只收3800元成本费,其实印刷成本只有800元。据工商局有关方面调查,因候耀华的虚假宣传,已卖出600万的所谓名画。
李金斗和侯耀华一样,也是相声界名人。李金斗的“金斗寻宝”受到了央视的批评。在广告中,李金斗用相声语言介绍他推荐的“手串”。工商部门对李金斗代言的广告进行调查,认为其在广告中使用绝对化用语,欺骗了消费者。
#p#副标题#e#
昨天上午,这则新闻在网上流传,引起网友们的愤慨。有人评价:“侯耀华、李金斗你们都是中国的相声大师啊,娱乐圈的文化名人啦,你们怎么为了挣一点广告小利,做出坑蒙拐骗,欺骗消费者的假广告,你们的良心到哪里去了?不知有多少善良观众,看了你们的虚假广告,去上当受骗?”
收藏圈水太深
鉴定过的赝品满天飞
央视以大力度曝光名人代言的假广告,的确有些杀鸡儆猴的意味,给“水很深”的收藏圈敲响警钟。
去年,本地的资深收藏家李飞出版了一本揭露收藏圈丑闻的《别让收藏玩死你》,引起不小的反响。在这本书中,李飞系统梳理了流毒于收藏界、拍卖行的造假潜规则。
对于名人和名家代言或鉴定文物,李飞认为,常见的鉴宝栏目上,假如有专家随意看几眼鉴品,就报出一个天价,往往是忽悠。“专家应该重古董的真伪,而轻古董的市场价值。你又不是画廊老板、拍卖行工作人员,怎么能那么了解古董的市场行情?”
而典型的正面鉴宝例子,是着名收藏家马未都和着名演员王刚的节目。马未都坚持在节目中不谈价钱;而王刚在《天下收藏》节目中那只砸宝的锤子则是专门揭露假货的。王刚曾言:“千万别贪,也别信什么专家鉴定。现在证书满天飞,背后多数是‘不良’二字。真品贵也值得,其实最贵的是赝品。”
鉴定场上也波诡云谲。不少人会被一些藏家出示的,有故宫博物院专家开具的鉴定书,或是鉴定照片唬住。而实际上,这样的证书和照片往往是藏家利用专家作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典家具鉴定专家胡德生,2012年曾做过一场精彩的讲座,道出其中的误区。“有时我们院的专家出去鉴定,说这是新东西,物主满不在乎,趁专家看东西就在旁边拍照,随后就拿着照片到处宣扬:这是故宫专家看过的,价值连城。如果专家看过是真品,物主会要求开鉴定证书。专家碍于情面开了证书,物主随后就自己添上了价格。其实专家根本没有给估价。”
陷阱最多的要数国内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艺术品市场拍卖成交额屡创新高的背后,是充斥赝品争议丑闻不断的步步惊心。“李飞说,“赝品被包装以后,在媒体上造势,然后进入流通市场。在造势环节中,讲故事、名家鉴定、图册宣传必不可少,以抬高赝品的身价。”
2011年6月,拍价至4.25亿元的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引起过巨大争议,研究者纷纷指出疑点,尤其对联中所书“主席寿”,卖方声称是齐白石为蒋介石贺寿而作提出质疑。
“拍卖市场乱象从生,其实最受诟病的就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享有《拍卖法》第61条索规定的免责权。”李飞说,“拍卖行作为中介,赚取买家和卖家分别支付的10%-15%的佣金。如果1件拍品拍价1亿,拍卖行就可获利1000万元以上。而《拍卖法》则让拍卖行不必对拍品真伪负责。”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