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行业,都有独特的“行话”,收藏界也是如此。行话是玩收藏的人经常使用的术语,行业以外的人轻易用不着,甚至也不了解,有些行话外行很难听得懂。刚刚涉足收藏领域的新手,如果不了解行话,经常会闹笑话。
开门:由成语“开门见山”演化而来,一般是说那些没有异议的、一看便知的真品。相应的,“大开门”就是说看一下就知道是真的,有时候也说“一眼真”、“一眼货”,“不开门”则是相反的意思。有的古玩店会承诺:决不出售假货,不开门的东西决不上架交易。
玩:内行人称收藏为“玩”,初次见面问“玩什么”,意思是你收藏什么,也是对自己收藏的一种谦虚说法,并非真的是在玩。
到代:够年份:藏品达到一定的年代。
有一眼:意思是这件东西不错,有价值。但有时候对高仿的东西,也委婉地说“有一眼”。
掌眼:请有经验的收藏者鉴定收藏品的真伪,或者请人留心观察出主意。
俏货:物美价廉的藏品,购买俏货须凭自己的眼力。
新货:指的是假收藏、现代仿造品。
做旧:新货作伪叫“做旧”,做旧做得好就是“高仿”,做得不好就是“判眼”。 清朝及清以前的仿旧叫“旧仿”,现在仿旧就是“新仿”。如大明宣德炉因其珍贵,在明宣德年间就有了仿品,以后历代直至今日仍不断地有仿品出现。
动过手、扒过:收藏品被重新修补过。动过手的一般就不值钱了。
吃仙丹:老北京的收藏者买到了便宜货,或者买到很喜欢的物品,就叫“吃仙丹”。
“新加坡”:“对收藏品中一些伪品和残件的贬称,意指新的、假的、破的。
走宝:就是卖亏了,把值钱的东西便宜卖了。相应地,买家便是“捡漏”了。
走眼,打眼:被人蒙骗,高价买了低劣的藏品、赝品等。
绷价:在市场上坚持要高价,从字面上即可理解。一般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东西好,想卖个好价钱,二是觉得交易对象没有诚意,想吓走顾客。
垫背:古玩市场上,聪明的买家,有时往往跟在别人后面,如前者报出的价格仍打动不了摊主,后者再去购买心里有底了。前者就给后者“垫背”了。
一枪打:将一批货物连好带坏一起卖了,称作“一枪打”,也叫“一脚踢”。
埋地雷:有些人以为去农村从农民手里买的货不会有错,却不知道这些货是作伪的,奸商故意把假货交给农民,然后合伙放出消息吸引人上当受骗,这种行为称为“埋地雷”。
生坑:新出土的古玩叫“生坑”。
钓鱼:一些精明的古玩店主,把好的古玩收藏作为镇店之宝,故意置露在外面不出售,为的只是吸引买家买入其他货品(展品)。
棒槌:就是看不懂东西新与老、好与坏的人,玩收藏老是被骗的人。
杀猪:经营古玩的人对卖假货行为的一种口语,把仿的藏品拿到和顾客约好的地方卖给顾客,俗称杀猪。
铲地皮: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或者是盗古墓的人。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行里人称他们“游击队”,又叫“铲地皮”。
搬砖头;不花本钱拿别人的东西去卖,从中赚取差价。
行价:收藏品交易时,成交的价格很公道,利润很低,有时甚至是“蚀本”,这就叫“行价”。
压堂:是主人店堂里最好的镇店之宝。
砸浆:买卖收藏品的从同行中买来打眼货,或价钱过高被宰,可请行业内人士帮忙调解,要求对方让价或退货,行内话称之为“砸浆”。
贼光:新瓷器釉面刺眼的光叫“贼光”或“火光”。
包浆,皮壳:有的“老货”、传世古玩,如老红木家具、竹木器、骨器、雕刻、紫砂壶等,在历史长河中受熏染,表面会形成一层玻璃质感的包裹物,青铜器表层会形成一层黑漆似的包裹物,有一层自然温润的光泽,收藏界行话叫做“包浆”,有的地方也称作“皮壳”。“包浆”或“皮壳”是岁月记录在古器物表面的一种痕迹。
拉纤:就是中间人、介绍人。中间人收取佣金,旧时一般是卖方出3%,买方出2%,俗称“成三破二”。现在大多没有定例,视具体情况而定。
看新:这个东西有点看新,东西不到代,现代仿的。
抓:到市场去购买古玩收藏品说抓货。例如:刚抓了一件光绪官窑。
吃:买。我是吃瓷器的,意思就是,我是买瓷器的。
追:发现很好的藏品追着要,在拍卖会上追价。
拦一道:抬高竞买者给出的价钱抢先买来,对手就说他被拦一道。
输:指交易收藏品时,卖亏本了。
臭:顾名思义,指不好的东西。收藏界中,臭是有过程的,有可能好东西却放“陈”了,或者日久卖不出去,臭在手里了。
方:指人民币万元。
吊:古代制钱一千枚为一吊,现指千元。
一张:“张”是钞票的数量,20世纪80年代一张指10元,90年代开始指100元。
块、角、分:在收藏品市场上,一块即100元,一角即10元,一分即1元。不懂的新手倘若真的当成块、角、分,会闹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