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美文化交流频繁,文物收藏领域的互动也日益活跃。中国部分拍卖公司会到美国搜集当地社区的中国文物,也有许多美国华人将自己的文物捐献给中国。有美国华裔收藏家表示,文物交流是好事,但不论是出于自身爱好,还是以未来升值为目的进行收藏,都不乏遇到欺诈陷阱的情况。因此,他们期盼中国尽快完善文物拍卖法规,规范文物交易市场。
一名有着近30年收藏经验的南加州文物收藏家沈方山表示,一些在美华人热衷于文物收藏,但却很少学习收藏知识,对文物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所知甚少,收藏者接触实物的机会也不多,所以很容易上当受骗。沈方山说,就算自己的收藏经验相对丰富,也曾受骗,他曾在网上看到一幅藏品,标明是“宋人山水画”,而且卖方声称是美国一名著名舞蹈家的收藏品。可交易后,他才发现那是水版印刷品。沈方山感叹道,现在仿品太多,市场较乱,甚至一些拍卖公司都会受利益引诱而成为行骗者。
据一名从台湾移民至美国南加州的珠宝商介绍,不久前他因急需现金周转,将多年收藏的历代名人字画和瓷器拿到中国大陆拍卖套现。然而,令他意外的是,拍卖公司鉴定他所有的收藏品均是赝品,当事人后来怀疑自己是被骗了。
美国非华裔的收藏爱好者上当者也不乏其人。圣塔莫尼卡市的中国文物收藏者柯斯乐(A. Kesslen)表示,一个朋友日前将一件国宝级清代瓷瓶拿到中国某知名拍卖公司签约“大拍卖会”,后来该公司却悔约,将该瓷瓶在“小拍卖会”上拍卖,成交金额约为50万元人民币。结果没过多久,该瓷瓶又出现在“大拍卖会”上,拍卖数额高达百万人民币。柯斯乐怀疑,是该拍卖公司内部有人搞“自拍自买”,将拍卖金装进了“内鬼”的腰包。自此以后,柯斯乐已经不敢与中国拍卖公司进行交易。柯斯乐说,类似这家中国拍卖公司的毁约行为,影响了海外中国国宝的回归。
#p#副标题#e#
南加州知名文物收藏家周德昭谈到部分中国收藏者到美国开展业务的一些怪现象。比如,部分中国文物中介在美国一些拍卖公司拍得藏品后,却并不履约付款,直接返回大陆。不久前,一名南加州旅游团陈姓导游陪同部分来自中国国内的文物收藏者在南加州某拍卖行竞拍文物,其中一些人在拍得文物后,拒不付款。当时陈姓导游代表已与拍卖行签约,拍卖行最终将陈姓导游告上法庭,告其违约。
此外,还有某些中国拍卖行名义上说是来美国收集文物,实际上则是将从中国带来的所谓文物带到美国“摇身一变”,升级成“海归”文物,然后再拿回中国拍卖欺骗国人。
周德昭说,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措施,规范文物收藏界的交易行为,严厉打击不法文物转让商。沈方山曾于2010年将一尊价值千万美元的佛像捐赠给中国苏州西山观音寺。他表示,除了华人收藏者自身要加强文物收藏修养外,交易时一定要选择信誉好的文物商,千万不要怀有贪小便宜心态。周德昭说,收藏者要多看、多过手、多对比,降低上当受骗机率。
美国对文物交易及拍卖行为均有严格规定,一旦违约可能被控涉嫌商业欺诈或遭刑事检控,可供中国政府完善文物交易规定参考。南加州华裔律师刘龙珠表示,联邦商业法规定交易文物要有明确说明,勿要误导买家。
南加州华裔律师邓洪表示,文物鉴定无绝对权威,拍卖行也多声称无法保证所交易的文物绝对是真品,在交易前拍卖行也会安排购者观看拍品,这时购者可有鉴别专家陪同、识别真假,因此一旦交易完成,购者风险自担,即使报案,警方一般也不会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