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圆券是“银圆兑换券”的简称。1949年迁到广州的国民政府以取代金圆券的形式发行的一种新货币。
1949年4、5月,南京、上海相继被中国人民攻占,人民政府在6月起宣布停止金圆券流通,以金圆券10万元兑换人民币1元的比率,收回后销毁。国民政府迁到广州后曾继续发行金圆券,但其价值已接近废纸,到了7月3日,广州政府宣布停止发行金圆券,改以银圆券取代,结束了金圆券的历史。 1949年7月2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公布“银圆及银圆兑换券发行办法”,规定“国币以银圆为单位,自即日起恢复银本位制,银圆1元含纯银23.493448克,所发银圆券可十足兑现银圆,在银圆未铸造充分时,银圆券得以用黄金兑现,各种银圆一律等值流通”,并规定5亿元金圆券可向中央银行兑换银圆券1元。
当时的国民党统治区只剩下华南、西南几个省,故所发银圆券只指定了少数几个兑换点,并限量兑现,实质上银圆券仍不兑现,不能取信于民,加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在银圆券一出笼时便宣布不收兑华南、西南伪币的声明,使银圆券遭到致命的打击。国民党统治区已普遍发起拒用银圆券的风潮。广州解放后,不仅西南百姓拒用银圆券,甚至连国民党军队也拒用银圆券。大陆全部解放后,银圆券也被彻底废除。
1949年6月,中央银行奉命改革币制,随后向美国订购了3000万枚银币,分别由费城,丹佛,旧金山3厂赶制,所铸造数量分别是2025万枚,655万枚和320万枚,生产至7月底,7月初起运,共分8批运抵香港,总计3000万枚,这批银币从铸造风格上来看与所见的回流版是基本一致的。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了中国的帝制,创立了中国历史上个共和政体“中华民国”,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201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70周年,因此有关民国纸币的收藏再次成为收藏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