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宫灯是蜚声海内外的国宝文物,因其设计之精巧,工艺水平之高,被誉为“中华第一灯”。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中国出土文物(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2组),其中1/2盎司金币出土文物第2组长信宫灯金币,这枚币上的灯,就是“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内而得名,现藏于河北博物院。
1992年出土文物长信宫灯金币值多少钱
1992年出土文物长信宫灯金币为古代出图文件题材系列纪念币,发行于1992年,为纪念我国出土青铜器长信宫灯。其市场上的价值主要取决于金银币的新旧程度、完好程度、规格重量、收藏热度和市场行情等因素。目前1992年出土文物长信宫灯金币回收价格大概在7000-10000元之间,一般来说,如果金币保存完好、无污迹划痕氧化等损伤,证书完整,其价格会相对较高,收藏市场行情变化较快,具体价格请参考当天的市场行情,或者来电咨询以获取最新的报价信息。
1992年1/2盎司出土文物第2组长信宫灯金币
【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及“中国出土文物青铜器”主题文字,并刊国名、年号。
【背面图案】长信宫灯,并刊面额。
【发行量及规格】1/2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1/2盎司,直径27毫米,面值50元,成色91.6%,最大发行量500枚。
长信宫灯的历史
长信宫灯于1968年在保定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中被发现。长信宫灯上刻有“阳信家”“长信尚浴”“今内者卧”等铭文9处共65个字,内容包括灯的重量、容量、铸造时间和所有者等。专家通过对这些铭文的字体、刻工和内容等观察研究,认定这些铭文不是一次刻成的。它应该是几经变化,最后到了窦绾的手中,成为她过世后的陪葬品。
据考证,窦绾葬于公元前104年。长信宫灯从制成直至殉葬,在世上发光发热不过七十余年,在黑暗中等待两千年才重见天日。不论它历经怎样的流转,这位掌灯宫女,不改淡定娴雅。富贵皆浮云,只有宫灯的美丽和光彩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