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藏界,有一种思维:老物件,一定是收藏越久越值钱。
这句话本来是没有错的,在没有人为干预的前提下,老物件的确是越久越值钱,时间的流逝,会进一步提升老物件的珍稀度,物以稀为贵就是这个道理。
但,人为干预,才是收藏中最大的变局。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邮票一度被炒到了天价,不管新邮还是旧邮,便宜的几百一版,贵的几万、几十万一版,但现在过去了二十年,我们再看一下当前的邮票行情,除了极少数“绝品珍稀”邮票的价格越涨越高,其他邮票几乎全都跌破谷底。
另一个例子就是粮票。
想当年,有个东西比钞票还值钱,那就是粮票,钞票有很多东西买不到,但是如果你有各种“票票”,简直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等到上世纪90年代粮票在退出流通领域后粮票、布票、煤票等统称为票证收藏,门槛很低,普通人想买来收藏很容易,单件价格不高,收集者数量并不多,相比较为冷门。
最重要的一点,粮票在收藏品流通市场上一直不受待见,因为种类过多,发行量过大,价格体系庞大复杂,所谓的涨跌只是个别业内人士的说法,因此很难被商家们青睐。
曾有一段时间,粮票收藏在收藏界刚刚兴起一点苗头,价格出现上涨趋势,但因为除了全国粮票外,各省、各地区,甚至连个别镇、乡都发行过粮票,品种繁多,发行量超级庞大等因素导致的价格难辨别,让许多藏家望风而逃。
蒋怀赋是杭州圈内较有名气的粮票收藏者,他曾是浙江粮食局的一名粮票设计师,设计过全国唯一的一套生肖粮票,并把杭州的很多景点,如六和塔、岳王庙、西泠印社、黄龙洞等搬到了浙江粮票中。“曾有人出几百万来收购我的所有粮票,但我没有出手。”现在,他开始有点后悔当初没有清一部分粮票,因为很多品种后来全都不涨反跌。
有时候,我们形容某件东西非常值钱,会用“有价无市”这一词,而粮票则相反,处于“有市无价”的状态。粮票在收藏圈内的流通往往是三种方式,藏家之间的交换、二级市场的买卖和某些票证类收藏网站的交易。在收藏品市场内,粮票往往被作为一种“附带”的收藏品进行买卖,置身邮票、钱币等摊位的角落。从商家手上流通出来的粮票,相对比较“大路货”,价格比较低,一两元一张的很多,不过真正的好货依然是待价而沽。
收藏粮票不一定越老越好,其升值空间和粮票本身的稀缺性、艺术性以及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直接关系。许多粮票收藏几百年也不值多少钱,因为它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做个比喻:你现在手里有一块清朝平民家房梁上的瓦片,这些瓦片现在值钱吗?
从年代上说,1960年以前的粮票价值很高。大多数省市都在1955年发行了第一套粮票,这些 “开门票”无论是收藏价值还是市场价值都非常高。“物以稀为贵”这条收藏界的准则在票证类目中依然有效,粮票收藏价值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它的存世量。
如西北区粮食局预购提粮证(1954年版,面额50斤),据说国内存世量仅数十枚,两年前的价格是每枚3000多元;广东东江纵队江北支队流通谷票(1944年竖版,票面中部有黑白毛泽东头像),在2006年曾以1万元成交,在当时被封为“天价”。
如果真的想玩粮票,最好收藏全国通用粮票,切忌盲目囤货,除非你非常了解。一般而言,有一两套粮票用来欣赏和收藏就足矣。因为现在的粮票收藏市场并不好把握,如果一次性大量囤积,很可能会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
当然,除了邮票和粮票,在我国还曾经有很多被人炒作起来的收藏品,但后来随着市场真相被更多人洞察,这些藏品也就渐渐失去了价值。文玩界一样,前几年未把玩的文玩核桃一个就敢卖几百几千,现在几十块能买两个。
所以,分辨一个藏品的收藏价值,不仅仅要参考时间长短,还要考虑市场需求、市场存货量以及未来趋势等等问题,如果仅仅认为囤在手里未来就能赚大钱,那您就大错特错了。
说明来源:东方收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参考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