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第四套人民币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2角纸币和1角硬币(简称第四套人民币部分券别)已于2018年5月1日起停止在市场上流通。
特别提醒
第四套人民币部分券别的集中兑换期为 2018年5月1日 至 2019年4月30日 。在此期间,其持有者可到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办理兑换。
集中兑换期结束后,第四套人民币部分券别持有者可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选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兑换。
第四套人民币体现了政治性、艺术性和独特民族风格的高度统一。这套人民币纸币的设计、印制,标志着我国钞票工艺技术水平和钞票防伪性能的新发展、新成就,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
第四套人民币也开创了很多个“第一”:
第一次使用党和国家领导人人像作钞票正面主景和水印。
第一次使用多民族人像。各个票面共印有14个民族的人像,以示国人团结,万众一心,振兴中华。
第一次印有盲文。
第一次采用新型防伪材料。
第一次使用安全线。钞票纸张中使用全埋式安全线,提高了防伪水平。
……
而随着它的退市,第四套人民币也成为了近期钱币收藏市场上的最大热点,许多尘封的往事被公诸于众。比如这张最具代表性的、印有“四位伟人头像”的百元钞。
如此精美的百元钞,这里面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来听听我们的设计者和雕刻者都是怎么说的吧。
设计者说
1984年,中央提出要增加50元券、100元券纸币。情况来得突然,让印制总公司感到了压力。于是他们又把几位专家找来商量怎么办。参加讨论的有副总经理徐吉周、生产处长左宝昌等领导和国营五四一厂设计室主任石大振、高级工艺美术师刘延年。
美术专家周令钊、陈若菊夫妇
大家一筹莫展,因为第四套人民币表现的主题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而发行的10元券已用了汉族和蒙古族,也就是说中国人口最多的两个民族已经用上了,往上再也没有可用的民族了。
但是钞票要成系列,第四套的民族大团结这个主题不能偏离,怎么办?
对这段经历,美术专家陈若菊仍旧记忆犹新:
当时正好是国庆节,我们几个人在看电视,看见人们抬着大牌子在游行,是四位领袖的大牌子。
周令钊讲:哎,有了、有了,咱们把这四位领袖像用上去!原来主席好像有句话,人在不要上(钞票)。这时四位领导人都不在了,就可以上了呀。
刘延年对这一段也有深刻的记忆:大家一致同意使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四位领导人作为正面主景。
可是如何才能表现出四位伟人的光辉形象呢?从艺术的角度不好处理。
我曾在资料室看过一本书,书里有一张招贴画,画的是浮雕像,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我就把这本书拿到专家组一起讨论。大家认为这种表现形式可以,就确定了用浮雕像,因为浮雕是纪念像不是人像,用上去表示纪念,是最好的怀念。
关于人物的排序,当时在《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里,已改成了“毛周刘朱”,而且游行那天,牌子上的四位伟人也是这样排列的,当天《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游行时,四位伟人也是这样的排列顺序。由于要用雕塑的形式,当时曾经请过中央美术学院的一位教授制作泥塑,但与钞票设计制版的工艺有点距离。
罗工柳说:“侯一民,你按照浮雕的效果画一张素描看看怎么样。”侯一民就按照浮雕的效果画了素描稿,大家认为还不错于是就采用了侯一民的素描稿。
雕刻者说
有了素描稿,就是如何雕刻的问题了。
而“四位伟人形象”的雕刻者,就是北钞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席华。他同样也是第四套人民币50元券、10元券正面主景人像的雕刻者、“印钞造币勋章”的获得者。
苏席华在工作中
他在雕刻“四位伟人形象”时,又是怎样的心路历程呢?
苏席华想到了很多很多,如何从理论与雕刻技术的角度把握好四位伟人的形象和气质呢?
他联想到中国革命所走过的艰难曲折之路,联想到中国的发展变化,联想到四位伟人的丰功伟绩,联想到四位伟人高尚的人品,联想到老百姓对四位伟人的热爱,内心百感交集、波涛汹涌……
如何用自己手中的钢刀表现出四位伟人的风采?他琢磨、他思考、他无法平静自己内心的情感。他在把握整体效果的基础上,反复学习四位伟人的传奇人生和丰功伟绩,他翻阅大量的书报杂志和照片,领会四位伟人的精神世界,他要把四位伟人的博大胸怀和风采,要把全国人民对四位伟人的热爱,用手中的刻刀表现出来。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四位伟人的图稿是采用浮雕风格的素描人物形象,这对他来说是第一次,在国际钞票史上也不曾见到过用手工雕刻浮雕像的,他要选择最佳的表现技法。
如何表现四位伟人的神采,又要符合印钞工艺,经过深入研究,他认为传统的曲线雕刻技法是为表现人物的骨骼肌肉变化,为表现黑、白、灰多层次的整体效果和增加艺术感染力的,而浮雕风格的人物形象给人以宁静、沉稳、庄重的感觉,画面显得干净、光洁,明暗反差不大,光线变化平缓,用影子衬托出出浮雕的效果,这是浮雕像的基本特点。
若采用传统的雕刻技法表现浮雕风格的任务形象,内容和形式则不统一,为使雕刻技法与艺术效果达到完结的结合,更有利于表现浮雕风格的人物形象,他创造性地大胆地改传统的曲线雕刻技法为主辅线均采用平行的直线或点来表现。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的作品入选,其印品既达到原稿宁静、沉稳、庄重的浮雕艺术效果,又做到了严谨而不呆板,严肃而不失生动和谐,展现了四位伟人的光辉形象,凸显伟人的风采。可以说达到了艺术、技术与工艺的完美结合,也为雕刻浮雕风格的人物形象探索出一种新的表现技法。
最后,这张百元钞上的“四位伟人形象”,成为了第四套人民币的代表性形象,深受大家喜爱。
除此之外,美术专家还就钞票的装饰画等进行了设计。他们在设计时围绕正面主景人像很注重装饰绘画的衬托和表现力,注重选用一些具有民族特点的、富含民族寓意的装饰图案,如:一元券的“喜鹊登梅”即是喜庆寓意;二元券的“翠竹鸟绶带”即是祥和寓意;五元券的“松鹤同春”即是长寿寓意;十元券的“凤凰牡丹”即是富贵寓意。
这些都属于寄托中华民族美好祝福和美好愿望的花鸟图案,很有表现力。背面图案多半采用具有民族特点的花边、刺锈。角票都是从传统图案中找来的,有圆型的、卷草型的。所有这些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民族装饰图案,强化了钞票的民族化风格。
图为 “牡丹凤凰”等四种装饰图案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甚至现在),有一种说法叫“我就是人民币上的那个原型人物”,在电视、广播、报纸、微信等媒介中多次出现,理由是“当年曾经画了我”。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代美术大师、曾经参与过第三套、第四套人民币正面主景人像素描稿创作的侯一民先生对此不容置疑地回应道:
“简直是胡说八道!我们当时进行人物创作时,画了很多人像素描稿,怎么能说是画了你、钞票上的人物就是你呢?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荒唐的事情。我们在采风时创作了众多人物素材,回去以后还有一个不段加工、修改、提炼的过程。可以说,真正最终呈现在钞票上的画像已经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了,而是众多形象的一个有机结合体,是一个全新的人物形象了。”
侯一民先生的论述一针见血。持“人物原型说”观点的人,或者是不懂得钞票设计创作的基本规律,或者是热衷八卦的猎奇心理,或者是在当今浮躁社会下的一种满足自我虚荣的炒作心理。总之,以上种种都是不正常的、不正确的,需要予以澄清。
防伪技术——多个历史第一次
世界上任何一种钞票,其主要构成要素为:主题内容、艺术风格和防伪技术。如果说前两个是以展示成果、宣示思想为主,那后一个就是以防止侵害、保护自身为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特别是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两者更要协调统一、相向推进。
第四套人民币在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防伪技术方面可以说做足了文章、取得了重要突破。
主币均采用水印防伪技术,其中一元券、五元券采用的是方圆古钱四方连续水印和国旗五星满版水印;十元券采用的是陕北农民形象固定水印;五十元券采用的是炼钢工人形像固定水印;一百元券采用的是毛泽东侧面浮雕头像固定水印。可以说,使用人物头像水印是我国钞票纸生产工艺的一大进步。
图为毛泽东水印、工人水印
在纸张中加入安全线也是大面额钞票纸主要的防伪措施。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境内外犯罪分子相互勾结伪造大面额假币,我国出现了第二次制售假币的犯罪高峰。为此,1990年版一百元券、五十元券增加了金属安全线,大大提高了人民币防伪能力。
运用手工钢版雕刻技术雕刻钞票正面主景既是防伪的需要、也是一种艺术地再现。这项被称为“美丽的金属版画艺术”的世界上最先进的钢版雕刻技术自清朝末期(1908年)从美国引进到中国北京的度支部印刷局一直到今天(第一至五套人民币的设计印制)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手工钢版雕刻的点线之美
而成长于新中国的北钞手工钢版雕刻大师苏席华在第四套人民币的正面主景雕刻中表现出了高超的技艺和炉火纯青的艺术魅力。一人承担了三个大面额钞票(十元券、伍拾元券、一百元券)的正面主景人像雕刻,继雕刻大师吴彭越之后再次创造了运用钢版雕刻技术一人独自雕刻多种面额正面主景的奇迹。
图为苏席华在工作中
此外,在钞票印制中使用了多种防伪油墨,如无色荧光油墨(一种无颜色但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出明亮荧光的油墨)和磁性油墨(需要专门的仪器才能检测出来);在制版和印刷工艺中采用了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对印技术和凸印号码技术等,上述这些先进的印刷工艺和新型印钞材料的采用,大大提高了第四套人民币的防伪性能,标志着我国印钞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荧光灯下的第四套人民币
由于高新技术的应用,也使这套钞票创造了历史上的几个第一:第一次使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形像作钞票正面主景。这些形象被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所熟悉,加之使用先进的钢版凹印雕刻技术雕刻而成,因此具有较高防伪性能;第一次使用多民族人像,七个券种共有十四个民族人像,体现出中国民族大家庭的团结;第一次印有盲文面额数字,便于盲人识别。这在世界钞票印制史上都属首次,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残疾人的关怀;第一次采用磁性油墨、荧光油墨,大大增加了高科技防伪手段,使检测工具代替了人的主观判断,为鉴别钞票真伪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一次采用全埋式安全线,有效提高了防伪水平。
第四套人民币上的盲文
文字整理——系统增减规范化
第四套人民币除了在图案和纹饰上作了精心设计外,在文字的采用及规范化、标准化上也作了认真调整。全套票券不仅继续采用蒙、藏、维、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以方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使用;同时在一元券以上的主币上增印了盲文符号;所用冠字的变化最大,就是将前三套沿用的冠字头由罗马文变成了英文字母;印章也有所变化,特别是颜色与印制工艺。
第四套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文字和印章
人民币属于国家货币,体现在票面上的各种元素也必然会依据国家大的形势变化而有所变化、有所调整。
就像第三套人民币设计时会根据国家当时的形势需要——战胜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和确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总方针而不断地采取缩减印刷工艺和缩小票幅尺寸以达到最大限度地节约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有力措施。
第四套人民币也是如此。设计时正值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积极倡导在全社会实施简化字和规范字,因此,它及时吸收了国家对汉字整理和简化的成果,在票面上全部采用了规范化汉字。我们看到,虽然字体还是沿用的马文蔚先生的“张黑女”碑体,但对需要调整的部分进行了必要修改。这项工作由原北京印钞厂设计室负责。
票面上行名繁体字和简体字对比图
修改主要是三处:改繁体字为简体字。如“中国人民银行”行名中的“国”和“银”字,六种主币面值中的“圆” 字;改异体字为正体字。将原来二元券、二角券、二分券中“贰”字中间的两横在上改为了规范的正体字“贰”;改旧字形为新字形,将原来辅币一角券、二角券、五角券中“角”字中间一竖不出头改为了中间一竖出头的新字形“角”字。
票面上面额数字繁体字和简体字之对比图
综上所述,第四套人民币诞生在改革开放初期,它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它在主题内容、设计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很大创新和突破,真正体现了政治性、艺术性和民族性的高度统一。这套人民币的设计、印制标志着我国钞票工艺技术水平和钞票防伪能力的新发展和新成就。
第四套人民币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之后已经光荣退役了。我们向告别一位老朋友一样向它挥手致意。而蕴含在其中的众多的设计印制故事将永载人民币发展史册,永远留在一代国人的记忆之中。
来源:北京印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