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有句话叫做“逢玩必倒”,就连一些泰斗级的收藏家也曾如此。
除了地摊、古玩市场、拍卖会这些常规的收藏途径,还有一些非主流的收藏渠道,让不少玩家乐此不疲,那就是“从户里买”和藏友互换。二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藏友能否运用自如,关键在于把握住收藏的原则。
渠道一“从户里买”
家有世传的一些藏品,称为收藏者,也可以称为收藏家。收藏家的定义很宽泛,买了不卖、秘不示人用于艺术欣赏的是职业收藏家。“从户里买”是行话,区别于从拍卖会和商家进货。从户里买的一般比较真,有时候还能买到漏,但不排除早期作假。从户里买,有一种情况,就是户里的人各执一词,价格要求不一。这种情况需要买方做好充足的准备,快刀斩乱麻,速战速决,因为这不是差一百二百的问题,而是对与不对的问题、要与不要的问题。现在出现了一些作假的人,把假的东西放在户里,假装是户里传下来的、常年使用的东西,旁边病榻上还有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让人感觉那东西是真的无疑。这种情况在北京、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地都有,以偏远的地区较为常见。
渠道二藏友互换
除了在古玩市场、拍卖会、收藏者家中购买古家具,收藏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找藏友换货。换货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俗语说:“货换货,两头乐。”倒货就是调剂余缺。同是搞收藏的,由于对某个品种或某个门类的东西认识不一样,或者兴趣点不同,常互相交换藏品,各取所好。换货比较典型地体现在集邮领域,补充自己缺的,把多余的给别人。
那么,为什么连一些著名的收藏家也倒货呢?业内有句话叫“逢玩必倒”(“倒”的意思就是换货),包括一些著名的甚至泰斗级的收藏家都有这样的历史。但是,换货时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双方都想清楚了再进行。这里面还是一个问题—尊重,一定要两厢情愿。即愿意不愿意换,如果不愿意,再加上一部分钱可不可以;有时候双方所缺的东西又不是钱能衡量的,买的时候一个花钱多、一个花钱少,但只要是货跟货对称、俩人心情高兴就能达成换货交易。换货时,千万别乘人之危,一定要叫应了,要对称,就像搞对象似的,要两厢情愿才行。
另外,换货还要谨防后遗症。如同类家具,因为交换双方的修养不一样,眼光不一样,觉悟的一旱晚不一样,就会有时间差,日后容易产生恩怨。比如我跟一位收藏家换货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我有一个黄花梨穿衣镜的底座,很大很重。他有儿根紫檀的明式绣墩的腿,是弯曲的。他家是做乐器的家的那几根弯曲的绣墩腿出不了什么料以对我的直料大料头很感兴趣。当时我对明式家具领悟得比较早,觉得紫檀家具弯曲的比较少,较珍贵难得,所以我对他家的绣墩腿比较喜欢。当时我们两厢情愿,问应了就换了。我的黄花梨的料头比较大,价值比他家的高,所以他觉得很值,怕我反悔,拉着我的东西很快就跑了。后来,我换来的料经修复配齐以后,十分精美高贵,他感到后悔,但没办法了,因为当时换货是叫应了的,两厢情愿的。
藏友互换时还得提防一点——杀熟。收藏家出让自己的东西就好像把自己的孩子给人一样十分心痛;有时候收藏家介绍藏品又有点像给人介绍对象,本来是给别人介绍的,后来介绍人反而和被介绍人“结婚”了。熟人的东西也一定要仔细看,不要碍于情面就不看了。这方面我也有过教训。有一次我去廊坊买东西,在一个玩家(也是自己的好朋友)那里,发现一个黄花梨的独屉镜支子很别致,形式很古朴,特别少见。这个好朋友跟我很熟,从来也不编什么瞎话,从来也不蒙我,我就买下来了。后来发现是假的。这事情可能有几种情况:一个是这个朋友也不知道是假的;二是他买的时候不知道是假的,但高价买下了以后发现是假的,为了减少损失,违心卖给我了。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是自己没注意,吃了药只能认栽。
总之,不能因为大家是朋友,就拉不下脸面,认为可以马马虎虎,甚至甘吃哑巴亏。你不要把它想成是一个情面的问题、一个信不信任的问题,而应该把它看作是一个眼力问题、一个收藏原则问题,那就是必须买真东西,不买假货。所以,在和藏友互换前,要仔细看,大胆怀疑,把问题及时发现出来,以免因顾及情面而打马虎眼。有时候,你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赏析、去鉴别,比如一个桌子,你发现它的四个腿同步的烂,都烂得很均匀,都在同等的高度,那你就开始怀疑了,怎么会同步的烂呢,靠墙角的腿因比较潮湿应该烂得快,而其他的腿由于通风就不烂或烂得慢。或者桌面上整个都被烟熏火烤,四面上都有刀砍斧剁、烟熏火燎的痕迹,而且日晒的褪色都非常均匀,四个面都同步褪色,这是不可能的,一定是人工作旧所导致的。